第28部分(2 / 4)

小說:大明保安 作者:死磕

中拿著一塊鋼材像獻寶一樣遞給張楚,雙手捧著小心翼翼好像生怕它摔壞一樣。

“那是塊鋼,大叔,如果能摔壞了的話,你給我有什麼用。”張楚取笑到。

鄧慶年放下鋼材,不好意思的擦了擦手,笑著說道:“這塊鋼簡直太好了,我都不捨得放下它,我幹鐵匠活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好的材料。它的硬度極高,我們用以前的百鍊鋼的鋼刀砍過,只在上面留下一點點痕跡,而且他的韌性好,用它做成的鋼片彎曲之後又彈了回去,力道十足,這要是做成一把利劍的話,那可是少有的神兵利器。”

對於打造神兵利器張楚卻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他知道,你手拿再好的冷兵器也不是一把手槍的對手,武功的大好時光從張楚穿越到這個世界就結束了。”你們可以用這種鋼材製成燧發槍的簧片,提高發火率。”好東西還是有用處的。

“是啊,這是個好主意,這下燧發槍就不愁打不著火了,用槍的那幫小兔崽子,再也不敢亂說我們製造的火槍不行了,槍的壽命也會大為延長,如果能將這些鋼打造成槍管的話,可以將槍做的更加的輕,更加容易攜帶而不會炸膛。”鄧慶年跟著張楚的思路擴充套件,一下子想到了很多使用這塊材料的辦法。

“你們還是按照以前的辦法,先生產一些短的槍管,減輕短火槍的重量,使它更便於攜帶,那短火槍真要成為了利器了。多生產一些簧片,改裝所有的燧發槍。這種鋼最大用途還不是這個,它可以做為工具鋼對其他材料進行加工,製造出以前我們想造而造不出來的東西,還可以對現有零件進行加工,生產出更加精密的機器,如果用在車床上,我們的製造水平就會上一個新的臺階。不會就有這麼一塊材料吧?”張楚生怕是鄧慶年他們在鍊鋼的過程中偶然得到的這一塊材料,趕緊問。

“怎麼會就這一塊,我們已找到了製造這種鋼的方法,今後能源源不斷的製造出一模一樣的鋼材,只不過現在產量有點低而已。”鄧慶年驕傲的說。

原來到達中陽後鄧慶年領導下的各種工廠建立了起來,原先一些村民私下開採的鐵礦、煤礦被徵收了過來,鍊鐵高爐和新式的鍊鐵爐都建立了起來。中陽豐富的礦產資源為鄧慶年他們提供了大量的新材料,在換用新的耐火土之後高爐和新式的鍊鐵爐的壽命更長,煉出了質量更高的鐵,而且成本越來越低,現在他們煉出的鋼已經與大明其他地方的鐵的成本差不多了。在張楚的提示下他們利用中陽縣境內的石墨資源,試著製造坩堝,幾經失敗,已經能夠製造小的石墨坩堝,用石墨坩堝和石墨耐火磚砌成的新式鍊鐵爐,大幅度提高了爐溫,已經能夠將鋼熔化,而且生產出的鋼更加純淨,質量更好。雖然爐子小生產量低,卻可以不斷的穩定產出優質鋼材。

張楚聽後心情大好,有了這些利器如果加以時日,就不怕敵人的進攻了。

不過現在張楚還有一個更加緊迫的事要做,這件事做不好比被強大的敵人打敗還可怕。被敵人打敗還可以東山再起,可這件事做不好那可真的是萬劫不復了。這件事就是銀子的問題,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張楚現在缺的是銀子,銀子什麼人都缺,但張楚的缺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缺,他是缺少作為流通貨幣的銀子,用現代詞講就叫“通貨緊縮”。當然這不是張楚一個人的問題,這是整個大明的問題,崇禎同學最後自掛東南枝有一大部分原因就是這個問題造成的。張楚可不想掛在樹上看風景,所以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大明實行的是銀本位,以白銀做為貨幣儲備和流通,但中國的白銀產量並不多,大部分白銀都是海外流入的,但是1610年之後,流入中國的白銀數量開始減少。主要原因是英國、荷蘭海盜的興起,使得海上生意風險很大;西班牙由於一方面白銀的外流,另一方面進口了大量的物品,使得國內貨幣供給不足,陷入了通貨緊縮的危險。西班牙政府開始有意識控制在馬尼拉的貿易,中國的出口受到嚴重影響。

還有就是日本的內亂使中日貿易額大為減少,日本的白銀流入中國的速度放緩。

因為出口的減少,中國經濟陷入了危機,主要表現為非食物產品價格通貨緊縮,而食物價格上漲,出口的重要貨物絲綢、陶瓷和茶葉出口量大減,江南是這些物品的主要生產地,經濟危機對江南地區的打擊尤為嚴重。

到崇禎末年長江三角洲下游地區的經濟活動實際上已接近停止,生銅、銅幣、生絲、絲綢、棉織品、桑蠶、土地和其他非食用物品的白銀價格在急劇下降,稅收收入隨著經濟危機的爆發急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