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象母雞帶小雞般各帶著長長一串的艦隊。德國艦隊以兩個縱列的陣型囂張地在逐漸昏暗的海上行駛著。
這兩個縱列艦隊相互間的距離不到十公里,行駛的航線是“最短”的直線。北海地區,同樣有不少的英國潛艇出沒。如此龐大的艦隊如此囂張地採取直線方式行進,其作法簡直就是拿自己的生命進行賭博。
但德國人就是這麼做了。
德國艦隊違反作戰條例的行軍方式,理所當然地引起了艦上一批臨時登艦的“外來戶”的注意。
“那個德國的神明,果然在這個艦隊中!”
在心裡發出這樣想法人是一位日本人,他的名字叫山口多聞,是日本著名的海軍航空戰專家,現在正帶著一批日本海軍的精英軍官混在德國艦隊中親身參予“觀摩”了此次重大的海軍行動。
實際上,在干涉中國的戰爭之前,德國方面和日本海軍的關係就一直很好,只是因為1935年干涉戰爭的原因雙方才轉僵。
1938年後,隨著干涉中國戰爭的結束,李華梅以大和撫子的身份出現在天皇面前後,德國與日本的關係就迅速地好轉,日本人輕易地從德國得到了許多從前想都不敢想的技術。這中間的原因,自然是控制了德國的漢娜想要藉助日本的力量牽制美國。而當李華梅以大和撫子的身份影響日本的外交政策後,一方有心,一方有意,日德之間的軍事交流很快就重新變得熱火起來。
這幾年裡,日本海軍從德國引進了不少重型工程機械以方便製造軍艦,除了為製造大和號戰列艦所需的配套裝置外,漢娜更下令德國方面向日本出售新式裝甲鋼技術,同時和日本就大口徑艦炮的製造工藝進行了技術交流。
日本在一戰前就開始了十六英寸以上艦炮的研究,幾十年的技術積累下來,這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