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通牒,自然是以破裂告終。而通牒本來的目的,就是給英國駐軍一條“生路”和“希望”,消彌他們的死戰之心,這個道理就和圍城要圍三闕一的道理差不多。來自後世的林漢知道大英國帝國殖民地軍隊的鳥德性,看看他們歷史上在馬來半島之戰中拙劣的表現就很能說明問題。給他們一份生的希望,這些殖民地部隊計程車氣和炮黨軍的差別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水平,高不到哪兒去。
在得知日租界將是接下來的重點攻擊目標,英美公共租界暫時不會成為戰場後,日租界裡起了巨大的騷動。大量日租界裡的居民開始往公共租界這兒跑。這種場景也是紅軍想看到的,這有利於降低守軍的鬥志,同時也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平民傷亡。對於紅軍的最後通牒,日本人理所當然地擺出了死扛到底的姿態。幸好這裡的駐軍是相對理智的海軍陸戰隊而不是陸軍的那幫軍國主義份子,知道那裡將變成血與火的戰場後,他們還主動地將大批的僑民放出躲到公共租界避難。
來自後世的林漢主張只有死掉的日本人才是好日本人,但是紅軍方面在這一點上,卻不象他那麼極端。
解除了英日聯合艦隊的威脅後,平海號補足了艦員,鍋爐升溫,汽笛鳴動,緩緩地駛出江南造船廠。租界裡一片大亂的時候,平海號巡洋艦這時已駛到了黃浦江心,在黃浦江裡開始遊弋試航。為了炮擊租界,該艦在舷側臨時加裝了數門蘇制的76。2毫米的野戰炮。
這時,轟炸完寶山碼頭的霍克機群也在虹橋機場降落,補充燃油,安裝炸彈,為下一波出擊作準備。這批飛機都是從南京和杭州攜彈飛至上海。虹橋機場的順利得手讓紅軍擁有了一個極佳的前線機場。
長江上的炮戰結束後,分佈在上海各處的火炮,紛紛裝上卡車或用人力推至虹口租界附近,只待時間一至,數百門大炮就將一起轟鳴,將虹口租界夷為平地。
要儘可能早地解決租界問題,同時又不能對租界造成過大的破壞,最好辦法就是殺雞駭猴,用日本這頭“雞”的血淋淋屍體,來擊潰公共租界裡英國殖民軍的鬥志。
第161章燃燒的租界
下午五點整,紅軍對虹口租界發動總攻。
首先開始的,依舊是埋伏在附近的狙擊手的準確狙殺,打死那些露頭的日本軍官模樣的人物。
槍響過後,然後開始的是地面炮火壓制和航空轟炸。
日租界裡,只有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這一帶佈置有高射機槍和高射炮類的防空武器。
所以一開始這裡就成為火炮優先針對的物件。
先是數發用於校正火力的試射彈,在獲得了修正資料後,超過一百門的大小口徑的火炮,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為中心進行集火轟擊,而位於黃浦江上平海號巡洋艦,也驅動六門主炮朝這裡的防空火力點猛烈開火。
伴隨著攝人心魂的尖嘯聲,無數的炮彈從空中尖嘯而至,如流星般狠狠地砸在海軍樓建築表面。由於知道該大樓內有鋼板夾層和極厚的水泥,所以紅軍在轟擊時,使用的都是穿甲爆破彈,安裝了觸發延時引信,炮彈鑽進牆體後才爆炸。
高高聳立在虹口的海軍陸戰隊大樓,就象瞬間被人捅無數刀的倒黴蛋般,全身上噴出無數的火花。和他享受同等待遇的日本駐上海領事館,兩座建築瞬間就被無數的鐵與火所包裹。
這兩座建築享受到加農炮和榴彈炮的招待,更遭到了迫擊炮的集火優待。
在虹口租界外圍,紅軍投入了不久前剛從德國運來的120毫米迫擊炮。這是今年才剛剛研製出來的新武器,甚至還來不及裝備德國陸軍,頭一批生產的四十門就全部送到中國參加實戰檢驗,全部都被佈置到了上海。該炮是漢娜抄襲了二戰蘇聯120毫米迫擊炮的設計後叫德國軍工部門開發出來的仿製品(歷史上二戰時德國也大量仿製蘇聯人的這款經典迫擊炮)。
在中小口徑的火炮設計上,德國過度追求精密全面的毛病十分地嚴重,尤其是在迫擊炮方面更是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
二戰時德國設計的各類迫擊炮全是又複雜又笨重,而且效能還十分垃圾的爛貨。這個位面德國軍工部門在開發迫擊炮時依舊死性不改,開發出來的樣品全是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囧貨”。無法忍受這一點的漢娜一怒之下索性將這些設計全部踢飛,強迫軍工部門直接仿製外國的成熟產品。而這款120毫米迫擊炮由於設計圖紙並不複雜,所以她能自己手動繪出粗略的結構圖,然後要求軍工部門以此為思路基礎進行開發。
120毫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