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HE111,都秘密轉移到了福州機場,準備在未來的幾天裡臺灣的日本空軍一個驚喜。
經過幾天的連續工作,從上海到杭州,紅軍已經新建了幾個臨時的野戰機場,起降HE111或DO17這類較重的飛機有些困難,但應付重量較輕的單翼戰鬥機和起降距離短的雙翼機都不是問題。
十七日這天,一直積聚在杭州和上海上空的雨雲終於散去,兩地都天氣大晴。在大戰前的最後一天,無論是駐守上海的空一師還是駐守杭州的空二師,都抓緊最後一點時間進空戰訓練,同時熟悉當地周邊的地形,另外一件事就是進行模擬空戰。
在上海和杭州上空,數架拆除了炸彈掛架和機槍,大大減輕了重量的霍克戰鬥機,正在模擬日本海軍現役的中島90式艦載戰鬥機的效能,和紅軍空戰主力FW90和進行戰鬥武裝的霍克戰鬥機進行模擬空戰。
中島90式艦載戰鬥機,是日本海軍1932年裝備的老飛機了,身為海軍用的雙翼機,他的優點是翼載小,整個設計思路還停留在一戰時期,那就是極度重視狗鬥而輕視速度。該機的發動力輸出功率為580馬力,最大的優勢是盤旋極其出色,最大的缺點是速度太慢,開足了馬力最大也不會超過300公里。
和中島90相比,紅軍手中的戰鬥機有兩款。單翼的FW90戰鬥機,最大速度420公里/小時,發動機馬力為750馬力。而霍克戰鬥機雖然是落後的雙翼機,但發動機也有600馬力,速度也有325公里。兩機在動力和速度上都超過日機。只要兩機飛行員不要昏了頭和日機比拼盤旋,仗著更出色的爬升力和速度優勢,都可以在空中將日本海軍的戰鬥機虐得欲仙欲死。
三十年代正是航空技術大發展的時代,1932年裝備日本海軍的中島90,到了1935年時就已經嚴重過時了。日本海軍在1935年時,正在研製的中島式95式雙翼戰鬥機替代舊有的中島90,可惜因為在時間上這款飛機最快也要拖到明年才能裝備軍隊。
即使對日本即將參戰的戰鬥機形成了代差上的優勢,但紅軍方面也不敢掉以輕心。和新生的紅色空軍相比,日本海航最大優勢就是飛行員訓練時間極長也極刻苦,甚至到了可以稱為“嚴格到病態”的地步。(早期日本海航的飛行員,訓練極其嚴苛的,淘汰率驚人,很多被淘汰下來的飛行員,放到別的國家都是合格品。)
林漢是個做事喜歡多做準備的人。紅色空軍的誕生,幾乎可以說是他嘔心嚦血的作品,燒錢無數,從一開始就是以日本空軍為假想敵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現在在杭州和上海上空,架駛“輕裝型霍克”扮演中島90戰機假想敵角色的,都是來自德國空軍學校的精英教官,幾乎個個都是飛行小時上千甚至兩千以上的高手。而和他們對練的多數是這半月來起義投誠的炮黨飛行員。
和紅軍飛行員相比,這些後來起義的人員,他們並沒有象紅軍方面接受過類似的模擬訓練。雖然在接下來的空戰中,這些起義飛機員主要是執行轟炸而不是格鬥任務,但空戰中什麼意外都會發生,多做準備總是好的。
當空軍在作精心準備的時候,江南造船廠裡,前日夜間炮戰中受創的平海號巡洋艦,這時也完成了修復工作,並重新加裝了全部的40毫米高炮。而李華梅所在的瑞金號炮艦,這時也拆除了那門在海戰中根本沒有發揮任何作用的105毫米加農榴彈炮,而是在那裡替換成了一座雙聯裝的40毫米博福斯高炮,而林漢這邊,南昌號魚雷艇同樣也在艦尾加裝一座雙聯裝40毫米高炮以增強防空能力,而艦首部分也硬塞了一挺從沉沒英國炮艦上打撈上來0。5英寸的防空機槍。
相應的,在上海周邊靠近海岸線一帶,附近的村民都已被轉移,幾家有可能被艦炮光轟擊的小工廠,相關的裝置在這幾天裡也早就轉移完畢。
紅軍方面現在已準備就緒,就等著日本人發動全面的進攻。
第173章打野鴨
六月十八日凌晨四點,天還未亮,上海東北方向約一百五十公里的海面上,一隻龐大的艦隊正在向上海方向靠近。
赤誠號和鳳翔號,日本艦隊中的兩艘航空母艦上,燈火通明,甲板上停滿了飛機,無數人員在甲板上作業著,加油的加油,掛彈掛彈,正在為出擊作準備。
高須四郎的戰術很簡單,在黎明前出動戰機,利用太陽昇起的時間差,飛機在四點半放飛,以儀表飛行,待其到達上海上空時,恰好是五點四十分,這時上海天空的能見度,剛好夠飛機進行轟炸。
“消滅敵方飛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