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2 / 4)

肋。

上海的繁華,是建立在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殖民的基礎上。這是他們經濟侵略中國的橋頭堡,也是物資的集散地。上海之於中國,就好象改開前的香港之於中國,他們的繁榮都是畸形的。

日本人的第一次干涉行動慘敗後,紅軍得到了寶貴的一個半月的消化時間,在這一個半月裡,上海大量的工廠和機器裝置全部被轉移到湖北的漢陽工業帶。

上海的工廠機器裝置被大量遷走的同時,紅軍查封了當地所有的外國銀行以及買空賣空的證券和期貨交易所,上海的金融價值也就失去了大半,唯一剩下的也就是進出口物資重要的吞吐港口這一地位。

但紅軍現在已和英日兩大海軍強國開戰,對外的海運已於七月底被基本封鎖,港口的作用已消失。

“現在的上海,其實已是一塊雞肋,就算是打爛他,損失的也不過是一堆不能產生價值的洋房而已。”

當林漢對著紅軍上層領導說出自己的看法時,李潤石主席笑著戳了戳他的胸口道:“你這話真是富日子過得太久了,崽賣爺田,不知心疼啊。”

對於林漢想把上海市區變成第二個凡爾登,在這裡大打城市巷戰的瘋狂設想,紅軍上層都不是太贊同。

但是,在存地失人和存人失地這兩個問題上,他們卻比林漢看得更遠。

在李潤石主席的眼裡,為了全域性大戰略,就算是上海這個全中國最箐華的地區,也是可以放棄的。他的想法比林漢更有魄力,如果有必要,那就是放棄一大片土地,讓英日干涉軍散開來,然後騰出空間一口一口地耗掉他們,哪怕是將江浙兩省全部打爛都可以——和他的想法相比,林漢只想打爛上海的設想,反而顯得更小家子氣了。

當然,李潤石主席的這份設想,是建立在上海周邊艦炮射程外的戰鬥對紅軍不利。英日聯手,派出更多的軍隊入侵中國,這種情況最惡劣的前提下。

不過這種情況基本不可能,英國政府除非發了瘋,不顧歐洲正在強勢崛起的德國的威脅,將海量的軍隊不斷地投進中國這個泥潭來。否則就目前這點人馬,灑在江浙兩省,也不過是灑胡椒粉一般。

七月三十一日這一天,江浙這一帶的天氣受到南方吹往廣東方向的颱風影響,上海周邊地區普遍雷雨不斷,受氣候因素的影響,當地的空軍無法出動。

雖然氣候惡劣,但是日本侵略軍卻還是趁著惡劣的天氣在長江口南邊的沿海地區強行登陸。

為了此次行動,日本人準備了數艘即將送進拆船廠拆毀的舊船,搭載滿步兵和輕裝備,在海上艦炮的掩護下,在上海市東部靠海的濱海鎮一帶強行衝灘登陸。

惡劣的氣候是極好的掩護,衝灘部隊免去了遭受空襲的威脅,四艘經過特殊改裝,減輕重量,提高了浮力的幾百噸級別的貨輪,利用漲潮的機會衝到離海岸線極近的位置搶灘成功。

日本人搶灘的時間是下午三點半,正是當地海水水位最高的時期。四艘搶灘的貨輪硬塞了兩千名鬼子兵,乘船開足馬力一舉衝灘成功,將船擱淺在距陸地海岸線只有幾十米遠的海灘上。而在同一時期,一直遊戈在外海的英日聯合艦隊,開始用艦炮猛地轟擊紅軍建造在海岸線邊上的偽裝陣地。

和舟山島發生過的事情相同,紅軍從一開始就從沒打算過要在英日海軍艦炮的射程範圍內和對手的登陸部隊強拼。設定在海岸線邊上的防護陣地,大部分都是用來擾人眼球吸引炮火的偽裝。在英日艦隊炮火最強的第一線,他們只在那兒擁有反斜面不懼艦炮的安全地形地帶佈置了少許前線觀察哨。

在打掉了上萬發炮彈後,日本人的搶灘部隊,以無傷的代價佔領了濱海鎮一帶的灘頭,下午七點,他們更進入了看似毫無防備的濱海鎮。

濱海鎮裡,此時已空無一人。

比起英國人在舟山島上大大咧咧,結果一頭栽進紅軍給他們精心準備的地雷和定時炸彈陷阱裡,在東北吃過抗聯游擊戰苦頭的日本人在濱海鎮一帶還算謹慎。在前期進鎮的部隊不斷地觸雷遭受人員傷亡後,日本人並沒有魯莽地進入鎮內的民居居住,而是在鎮外紮營。上海地區畢竟不比舟山是個孤立的小島,紅軍可以事前瘋狂地在島上埋雷,鎮內的人員都是這兩天才臨時撤離,加上週邊是人口密集區,佈雷時也更要慎重。

在取得了前進據點後,日本人在海上的部隊開始透過小船冒險將更多的軍隊轉移到岸上來,只是由於缺少合適的港口,人員和物資的解除安裝非常地緩慢,一個晚上過去,也不過運了兩千人和少量的輕型火炮上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