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開戰不久,英國人也陷入了進退不得尷尬。缺少飛機的他們,不得不鬆了口,同意日本陸航進駐舟山島。而當英國人面臨無飛機可用的尷尬時,美國人幫了他們一把,美國政府經過緊急商討,同意將菲律賓駐軍裝備的一批霍克II型戰鬥機和少量的P26戰鬥機出售給英國人。只是這批飛機的運至需要時間。
舟山島本沒有機場,英國人進駐該島之後就開始修建野戰機場,但是由於紅軍不斷騷擾加上地雷的干擾,機場的建設過程極慢。最初英國人看中的幾處適合建造機場的較平坦的土地,在建設時才發現,那裡早就變成了雷區。
由於紅軍埋設的都是非金屬地雷,排除困難,英國人用了兩天的時間,才清理出了一片空地,然而在建設的過程中,紅軍飛機和島上的游擊隊不斷地過來襲擾,一直到英國人同意日本陸航進駐時,島上的機場都沒有完成。
而這個時候,上海浦東的登陸軍,正被紅軍空軍虐得死得去活來。看到舟山機場即將建成後,在浦東地區,紅軍加大了對浦東地區的日軍的打擊力度。
為了維持住這浦東這個灘頭陣地,日本方面也是不停地把步兵象炮灰一般地連夜送上岸去送死,在紅軍的轟炸下,忍受著每天超過兩千人的傷亡損失,損失部隊死法幾乎都相同:全是死於空襲。
在日本人看來,只要再多堅持幾天,等舟山機場開始運作,浦東部隊的苦日子就結束了。在登陸浦東的十天裡,登陸部隊每天都被紅軍的飛機象沙包般反覆地轟炸屠戮,攻攻不上,退又不讓退,就毫無意義地在這個泥潭裡被損失掉了。在“存人失地”和“存地失人”這兩個問題分不清哪個更重要的日本軍部,就象歷史上的常凱申在淞滬會戰中的愚蠢表現一般,軍部上層的那些指揮官,就象是一群輸紅了眼的賭徒,不斷地將一支支精兵毫無意義送到浦東上讓紅軍空軍屠戮。
到了八月十日,島上的機場終於建好,而島上的紅軍游擊隊,英國清剿部隊的壓力下,襲擾的空間也受到了壓縮。舟山島作為前進基地,終於開始發揮作用。
在護航艦嚴密地保護下,八月十一日晚,日本人從本土開來的貨輪,運來了第一批的戰鬥機。當晚紅軍飛機再過來轟炸港口碼頭,雖然炸燬了些貨物和炸傷了數條貨輪,但是還有一批飛機被運上了岸。如果有航母在手,日本人本來可以藉助航母轉場飛機,但是現在卻只能將飛機拆成零件狀態上島組裝。
而組裝飛機,還是需要時間的。
而在這個時候,浦東地區的日本登陸軍,依舊在充當扮演著沙包的角色,每天被紅軍反覆地轟炸狂刷著經驗。
還在浦東堅持山田仁和大佐,向總部提出撤軍的要求時,得到的回覆都完全相同。
“再堅持一下,舟山機場馬上就可以使用了,你們馬上就可以得到空中支援了!”
在軍部的那些人心中,舟山機場成了他們的“救命稻草”。他們依舊不顧一切地繼續派出軍隊登陸浦東送死。
到了八月十三日,當山田仁口大佐,終於在浦東上空,看到了從舟山方向飛來的大批日機的支援時,他已麻木得連看到本國飛機的興奮感都沒有了。
“巴嘎!軍部的那幫國賊們!”
他心裡此刻擁有的,就只餘下了憤怒還有仇恨——不是對對面對手紅軍的仇恨,而是自己的上司,以及陸軍軍部高官們的憤怒和仇恨。
此時的山田仁口大佐,鬍子茬拉,算上船上的時間,他已整整半個月沒有梳洗過了,身上帶著十幾天來積下的各種惡臭味,因為睡眠嚴重不足的雙眼更是佈滿血絲。
在浦東這個陷阱被紅軍空軍炸了整整半個月,他的精神所以沒有垮掉,只是因為刻骨的仇恨一直在支援著他。
從八月一日開始,在過去的十三個日日夜夜裡,他看到一隊一隊地大日本帝國的勇士被送上岸,然後一隊隊地毫無意義地死去。
由於始終無法建立起一個可以運作的前線碼頭,後方的重灌備無法大量地運上來,即使運上了來,也由於天上無空軍的掩護,全都被對手硬生生地炸燬在地面上。登陸的部隊多次發動對上海的攻擊,卻被對面的紅軍仗著武器的絕對優勢,靠著空軍配合炮兵、步兵和坦克,死死地堵在黃浦江東岸,不得寸進,同時更透過空軍肆意地屠戮著他的部隊。
至於停在海岸線上所謂的海軍艦炮支援?
那些東西,在過去的半個月里根本就是擺設,因為對面的紅軍,根本就不想進入艦炮的射程作戰,他們除了出動小股部隊外,根本就不願意跨入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