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1 / 4)

而四號坦克的工時,甚至比T34還有少——有三千,四千工時之說。

T34出現過五千工時的,但那是一九四二斯大林格勒版的,質量極糟糕,甚至連最基本的瞄準裝備都無,開火得用測距機槍先測打一發。

虎豹的生產工時之於T34,複雜的地方在幾個地方:虎豹的裝甲鋼用的是扎制加表面硬化處理的,這個比以鑄造炮塔為主的T34要複雜得多。坑爹的重疊式負重輪設計,加重了維護和生產的麻煩,當然,帶來的好處是人機工程出色,舒適性較佳。但是,虎豹的重量,實在對不起他們的防禦——豹45噸左右,M26的重量也差不多,但黑豹的防和攻都不如M26。只是機動性上稍有優勢。

關於虎豹工時的說法,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具體的情況由於資料不全,一直不能找到確切的資料,歡迎大家指錯。關於這個問題,很多地方都有在討論,但始終沒有找到確切的答案。如果誰能拿出確切的資料和資料的話,那真是功德無量了。

2。M4坦克打火機之說。這個說法是被某些德粉蘇粉有意地誇大了。從二戰毛子坦克兵的回憶錄來看,他們對其的安全性的評價甚至比T34還高。

某些德痴說M4坦克一點火星就起火。事實上,二戰所有的坦克,只要是使用汽油機的,在這一點都是相同的。除了用柴油的T34和日式坦克。強如黑豹,老虎,一旦動力室被擊中,一樣也是避免不了起火的命運。

事實上,M4坦克是相當出色的一款坦克,其改良潛力甚大。打火機之惡名,主要在於1944年D日後到阿登的那段時間。因為前期在他過得“太舒服”——在非洲上欺負的盡是三號四號這些小玩意,那兒雖然有虎出沒,也只有幾隻。因為忽視,所以並沒有將裝甲,火力的潛力全挖出來。D日到阿登的那段時間,M4被虎豹一頓痛打之後,米妖對其進行全面的改進升級——加厚裝甲,換裝了長管76炮,使用溼法儲存彈藥。其效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二戰最終最強的改良型,M4A3E2,其正面的防護甚至達到120~150毫米,直追黑豹甚至稍有勝出。長管的76炮,其穿甲性也微勝T34-85一線。配合其二戰最出色的火控和追獵效能,綜合能力,已略在T34-85之上——當然,打虎豹還是有些吃力,但已不象最初時那般。而二戰時,M4在戰場上的一些妖孽級別的改良型,變型車,比如小飛象,裝了105榴彈炮的,以及二戰後以色列的改良型超級謝爾曼。關於這個罈子裡討論甚多,就不重複了。

二戰時的各種坦克,剛登場時,其實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著名的黑豹,動力裝置莫名其妙起火,和M4一樣,也是一打就著的。庫爾斯克戰役時,大量的黑豹不是被擊穿,而是中了一炮,坦克沒事,車子卻莫名地燒起來了,原因是供油系統有問題。T34剛上場時,坑爹的兩人炮塔導至這款坦克沒法發揮出真正的戰力。經過戰爭的洗禮之後,後方根據前線部隊的意見改進了設計,上面兩款坦克都成為經典。

M4的名聲不是太好,個人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他參戰時間太遲——真正大規模參戰和經歷戰爭嚴酷考驗的是1944年六月六日以後的戰事,在西歐戰場上的坦克戰只打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阿登戰役之後,前面半年暴發出的各種問題後,開始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等M4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整出長管炮,厚裝甲,溼法儲存,效能大大提升的M4之後,還來不及表現,戰爭結束了……所以大家記住的印象最深刻的,就只有他在前期的惡名了。

另一個原因,在中國,關於二戰,德粉很多,捧虎豹,他們黑M4不奇怪,第二多的是毛粉,他們捧T34,自然也不屑M4。同時得罪了這兩個群體最多的德粉和毛粉,M4前期毛病,就被大家抓住了一頓痛打,被過度地放大了。(這是個人的一家之言,大家笑笑就行。別太頂真。)

3:科技樹德國最高

事實上,二戰時德國的軍工科技,最多隻能排老三,英米都勝過他一線。真正可認定高出英米許多的科技樹,僅有V系列火箭一項。當然,鐵拳和MP44這類小東西也算吧。

二戰前的德國,受制於凡爾塞條約,幾乎所有軍工科技的研製都受到了壓制。這導至其前期的武器極差,尤其是在陸軍。只是仗著出色的戰術和士兵素質才贏得了前期戰爭的勝利。而到了末期,那些所謂的末日科技又是什麼樣的呢?

號稱稱無敵的ME262戰機,其發動機壽命不過二十多個小時,同時極易著火。是有名的本方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