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野貓戰鬥機,掩護著24架B25和32架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16架魚雷攻擊機,前往考愛島轟炸日軍,此外還有20架B17也一起出動。
攻擊登陸的日軍部只是順帶,他們真正的第一目標是攻擊海上的日本艦隊。
雖然昨晚三點半時日方就將艦隊撤走,但走得太遲並不遠,並沒有逃出岸基飛機的攻擊範圍。
和歷史上的中途島海戰不同的時,此番大兵壓境的聯合艦隊,集中了所有能集結航空機動艦隊。
除了在武藏號為首的六艘戰鬥航母外,還有六艘“神鷹級”護航航母配合作戰。十二艘航母,接近九百架飛機的兵力,甚至讓進攻的聯合艦隊比擁有陸基機場的美軍擁有更多的戰機。
攻擊考愛島只是誘餌,第一天的作戰目標,是藉機耗盡美國人設在瓦胡島的陸基飛機。
瓦胡島的肖特中將,在命令航空兵出擊時,他耍了一個小手段。
20架B17四發重型轟炸機,命令前去轟炸考愛島,為其護航的是十六架水牛式戰鬥機。而餘下的飛機,則在空中繞了一個圈子,避開瓦胡——考愛航線,從側面方向突擊,撲向正在撤走的日方艦隊。
按肖特中將的設想,皮粗肉糙的B17轟炸機只是誘餌,他會象磁鐵一般地將日本戰鬥機牢牢地吸引住,這樣就給其他的岸基飛機突襲日本艦隊的機會。
然後他的飛機剛起飛不久,位於前位艦隊,用於執行索敵和接應任務,距離考愛島約有一百二十公公里遠大和號戰列艦,就提前發現了美國機群的行蹤。
就算沒有艦靈開掛,日本方面也猜出美國人極有可能利用地球曲線原因導致的時間差,在天明一刻發動攻擊行動,所以位於稍遠處的十二艘航母也在天明提前放出了大量的戰鬥機進行空中遮斷式掩護。
此時的瓦胡島上空,一直都有戰鬥機群進行不間斷的空中巡邏護航。B17機群出動時,一直在周圍遊弋的日本戰鬥機機群立刻象聞到血腥味的鯊魚般蜂擁而至。
正在考愛島上空遊弋的十六零式II戰鬥機立刻在第一時間趕至,他們攔住護航的水牛戰鬥機,雙方很快在空中廝殺起來。
和歷史同名的零式戰機相比,日本海軍現役零II形,就效能而言,發動機換成了1200馬力,速度上快出二十公里,機動性稍有不如,航程也有所減少,但主要的優勢在於加裝了防彈座椅和防彈油箱,而武器方面則換成了四挺12。7毫米的機槍,和美製的戰鬥機上的12。7毫米機槍是一個型別的產品——他們本來就是美國貨,原是安裝在P39飛蛇戰鬥機上的“援英”軍火,被德國人繳獲後以極便宜的價格賣給了日本。
歷史上水牛式戰鬥機在中途島海中都被日本零式打出屎來,戰果幾乎是零,而本方則是全軍覆沒。這個水牛式戰鬥機面對比零式還稍強一點的零式II型,下場更加難堪,空戰開始之後,天上只見一架又一架的水牛,被零式II型象打蒼蠅般的一一打下來。
這批參戰零II型飛行員得到空管的指示是:
“不必理那些難啃的B17,先對付水牛!”
攔截B17的,是“專業”的屠龍截擊機海軍型,數量共有十二架。這款雙發動戰鬥機配備二級增壓包,重火力高防禦,在菲律賓戰役時透過實戰已證明了其實力。
屠龍本是陸基型的戰鬥機,翼載大,需要的起飛跑道長,改裝成海基型強行上艦後,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屠龍的厚裝甲帶來的較大翼載,導致其從航母上起飛有一定的難度,日本方面為屠龍在機身上專門安裝了助推火箭——這項技術同樣是從德國引進的結果。
助推火箭的技術,其鼻祖正是美國著名的火箭專家戈達德。早在穿越後的第一年,林漢和漢娜就出錢資助了戈達德的火箭試驗。並派出一大批德國學生到他的麾下學習,而在歐戰爆發前,戈達德博士有感於德國官方一再熱心招攬,以及自己學生不斷地遊說,終於舉家從美國遷到德國,然後和德國一堆的火箭專家一起開始了火箭方面的研究。
屠龍上使用的火箭助推器正是戈達德的“小發明”。從武藏號航母上起飛的十二架屠龍戰鬥截擊機,排成和B17相似的箱式陣型,以迎頭對沖的方式攔截在B17轟炸編隊面前。
日本海航所用的戰術,正是二戰時德國空軍針對B17編隊總結出來的最有效的戰術:野豬戰術。
當B17編隊以箱形陣形前進時,其身上插滿的自衛機槍,彼此交叉掩護組成的刺蝟陣型,令任何的戰鬥機在逼近時都要心存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