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部分(3 / 4)

討論的是關於世界島,尤其是北太平洋“和平”有關的話題。

話題的內容有三。

一、如何幹涉即將進入“高潮期”的美日戰爭,這是五家誰都無法逃避的話題。即使是五家中海上能力最弱的中國,由於日本控制下的朝鮮和中國有領土的直接接壤,而日本又佔著中國的臺彎。如果不談臺彎問題,中方很有可能因為這個問題而站到美國那邊去——為了拉攏中國,美方就臺彎問題可是為對新中國開出了一堆極動人的條件。

二、戰後如何把美國的勢力逐回美洲的話題。

三、戰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話題。

由於每個話題都很重要,所以參加會議的,皆是四國的最高首腦。由於擔心外人的破壞,四國領導下榻的阿姆斯特丹,事前四國也各派出專門的安全人員進駐安排。由此產生的費用,也讓東道主荷蘭人小發了一筆財。

三個話題中,第一第二問題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只要把美國海軍打敗,美國自然就只能縮回美洲。第三個歐亞新秩序的問題倒是不急,可以慢慢談。

五國討論的重點是太平洋戰爭的話題,但這場戰爭的兩個主角,美國人和日本人中,只有日本人派出首相應邀參加了。至於美國人,美方也想派人參予,可是卻被召開會議的四國婉拒了,而理由居然是:此次會議,名稱叫歐亞會談,美國是美洲國家。

而歐洲的官方報紙,在報道這一事件時,頭版頭條已經按官方的要求,打出了此次會談的口號:歐亞是歐亞人的歐亞。

沒安好心的五家,從一開始就把美國人拒之門外。而杜威總統在看到這一則報道後,心裡頓時有一千頭草泥馬跑過。

五家在阿姆斯特丹密判,大部分的內容都故意沒有保密,對外公開,五家也是想借此聯手向美國施壓,將美國的觸手逼出歐亞。

德國人熱心此事的原因,一是他想徹底地賴賬,同時一勞永逸地清除美國這個大威脅。

在漢娜看來,歷史上的一戰和二戰,德國兩次都幾乎觸到了勝利女神的裙角,卻兩次都因為美國的插手而功敗垂成。歐亞是歐亞人的歐亞,這個口號就是為了徹底地絕了美國人插手歐亞政局的可能。

英國人熱心此事是英國明白美國對英國殖民地的垂涎與野心,他們比德國人更喜歡“歐亞是歐亞人的歐亞”這個口號,如果可能,英國人甚至想把歐亞這個詞改成“舊大陸”,變成“舊大陸是舊大陸人的舊大陸”。

中國熱心此事,一是為因為日本即將變成中國手中的玩物,另外也從林漢身上知道美國人的手伸進歐亞後,未來將會給中國帶來多大的威脅。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日本落入美國之手,無論如何都不能再讓美國人有機會把手伸到西太平洋來,這是中國方的底線。

唯有蘇聯,在這事上態度曖昧。

漢娜、阿爾託利婭還有林漢,最怕看的事情,就是“美蘇”聯合。也正因為擔這一點,林漢才說服喀秋莎讓她回國。否則神聖衝擊開始後,得不到屬於本國“神使”的斯大林,難兔在美國的唆使下做出不可預料的事情來。

1945年的最後兩個月,國際戰略形勢一片大好的蘇聯,也有讓他們的頭痛的地方。

蘇聯在一年戰爭中,“吃撐”了。

他們擊敗土爾其,奪取了達達尼亞海峽東岸五十公範圍內的土地,保證了進入地中海的通道順暢。此外還獲得了阿富汗,巴基斯坦。

但是蘇聯人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處境並不順利。

這兩個國家都是經濟一般的地方,尤其阿富汗,更是近乎不毛之地,該地多山地,雖然有些礦產資源,但交通極差,對蘇聯來說,在這裡的投入與產出之比,完全是負數的。要命的是,這裡的民風彪悍。蘇聯想在這裡實行他們認為“很正確”的土改,卻遭受了當地人強力的反抗。神聖衝擊開始後,這種反抗更被新增了一份宗教的意味。在巴基斯坦的情況比阿富汗稍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兒去。各式各樣零零散的反抗從來沒有停止過。英國人在放棄阿富汗前,故意地開放當地的軍火庫,讓當地的部落首領隨便拿取軍火。戰後也透過各種手段往當地走私軍火。

蘇聯紅軍名義上開啟了進入印度洋的通道,但實際為維持這條通道的絕對安全,付出的代價卻十分地巨大。1941年戰爭結束後,蘇聯人在這裡不斷加大的治安、交通、行政方面的各種投入也越來越大,著實讓他們產生了一種“吃下一塊發臭牛肉”的感覺。

蘇聯用“斯大式”的粗暴,靠著契卡的血腥手段,強力地鎮壓著當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