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部分(4 / 4)

的反抗勢力,效果目前看上去還算不錯,但頭痛的問題遠不止這些。主要的問題還是在交通上,從印度洋海邊到蘇聯本土,足有數千公里長,巴基斯坦境內還有英國人留下的部分鐵路,但阿富汗完全就是一片山地,光是重新修路的問題就足夠讓蘇聯吐血。

此外另一個問題就是,就算開啟通往印度洋的視窗,蘇聯人如何將造好的軍艦送進印度洋。

阿姆斯特丹會議時,英國人向斯大林承諾,若是斯大林加入對美國的戰爭,英國可以同意開放蘇伊士運河,以供蘇聯紅海軍透過進入。

這一點上英國人其實是沒安好心的。蘇聯海軍的問題和歷史上的沙俄海軍一樣,其海軍被分隔的大洋分割成相距上萬公里難以互相支援的部分——想想看吧,北冰洋、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再加上一個新的印度洋,彼此間相隔萬里,每個地方都要放置海軍,蘇聯紅海軍得被拆成什麼樣?

蘇聯海軍真的進入印度洋,是會給英國造成一定的威脅,但同時也會更加分散了他們的力量。一旦蘇聯有不軌之舉,這些分散的艦隊的下場就象歷史上日俄戰爭時,第一第二太平洋艦隊覆滅時一般,只會被人各個擊破。

但斯大林不傻,他很輕易地就看出了英國人條件中的陷阱。在參加阿姆斯特丹會議時,蘇聯也在和美國進行秘密談判。蘇聯的要求是戰後參予對日本的處置,除了北方四島外,還要求大半個日本的佔領權。而蘇聯在這場戰爭中的付出,和其得到的卻不成比例——僅僅只是同意讓出幾個北方島嶼租借給美國,用於對日戰爭。至於出動蘇聯紅軍對日本進行登陸作戰,斯大林表示沒有興趣。

對於斯大林趁人之危的投機心理,杜威總統哪裡可能答應。目前美國海軍雖然對日本海軍在數量上已佔了絕對的優勢,但日本主力幾乎完好無損。接下來的戰爭,美國人自己估計,最終打敗日本最少也要死傷兩百萬人。

死傷兩百萬人勉強打敗日本,卻要將這個戰利品大半送給幾乎不出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