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米內,只有一條巡洋艦和三條驅逐艦。
日本海軍的夜襲艦隊,就是選擇這裡做為突破口。
藉著鋁箔干擾帶爭取到的最後一分多鐘的時間,三艘S魚雷挺衝到距離塔斯卡盧薩號巡洋艦隻有三千五米的距離,三艇先後將六條九三酸素魚雷瞄準他全部打了出去。
三點二十八分,先是三聲次序響起的巨爆聲,十幾秒後,一個更加巨大的爆響撕破了黎明前的寧靜。在黑夜裡,即使在三十公里外,用目光也能看到塔斯卡盧號巡洋艦彈藥庫殉爆時發出的驚天閃光,而其殉爆時發出的巨響,也將附近其他軍艦上熟睡的水兵驚醒。
這艘排水量約一萬噸的重巡洋艦,在吃了三條魚雷後,由於被引爆了彈藥庫,當場就炸成了兩截,殘骸在海面上僅支援了不到兩分鐘,就分頭沉入南太平洋六月溫暖的海水中。
不需要再“層層上報”通知金梅利上將了,塔斯卡盧薩號巡洋艦殉爆的巨響,以及在接下來一分鐘裡連續響起的爆炸聲,本身就是最刺耳的“戰鬥警報”。
塔斯卡盧薩號巡洋艦中雷後不到四十秒,位於其後方三千米處的一艘美國驅逐艦,也轟然發生巨爆,一艘悄悄逼近的S3魚雷艇,同樣在極近的距離發射兩發魚雷,命中一發,當場給了這艘脆弱的驅逐艦致命的一擊。
三點三十一分,當塔斯卡盧薩號巡洋艦正分成兩截沉入太洋裡的時候,距其約五千米處的另一條波特蘭級巡洋艦,同樣也發生了劇烈的火暴炸。
日本雷擊艦隊的第一波偷襲行動,領頭魚雷艇都是從德國進口的S3魚雷艇,針對美國海軍裝備有大量雷達的情況,出擊前這些S3魚雷艇拆除了艦上能拆除的一切不必要的外接裝置以減少雷達反射訊號,而操縱這些魚雷艇的全是日本海軍中的精英。
靠著衝近到近乎要“拼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