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及時地趕到戰場——無論是消滅太平洋艦隊右翼艦隊還是左翼戰列艦時皆是如此。每次兩艦喘著粗氣趕到戰場時,戰鬥就已經被友軍透過雷擊或轟炸提前解決得差不多了。
長門、陸奧兩艦在這場海戰中最後的表現,就是於早上十一點時勉強趕到戰場,然後隔著一萬七千米的距離,對著三艘艦隊傾斜嚴重的條約時代的無畏艦進行了十幾輪的遠距離射擊“鞭屍”以秀自身的“存在感”。但最後徹底擊沉這三條條約艦的,依舊是艦隊中的驅逐艦發射的魚雷。
而殲滅美國戰列艦的頭號功臣,還是遠在後方的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他們用航空魚雷和重磅炸彈,徹底結束了大艦巨炮的時代。
速度更快的大和級姐妹艦,倒是勉強趕上了殲滅南他科他號和北卡羅來號的“末班車”。
由於南達科他號“反抗”得力,在大號姐妹艦追近之時,他吃了兩條航空魚雷和數發航彈,卻還堅持著浮在海面上,只是速度大減,倒是留給了大和姐妹在他身上“打炮”的時間。
至於另一艘末代條約艦北卡羅來納號,則在倒黴地在大和姐妹艦追近前,就因為一側吃了足足五條航空的魚雷,以至艦身嚴重右傾,早已完全喪戰力只能等待傾覆的命運。
此時美國太平洋艦已不成陣形,金梅利上將下達的最後一條指令,就是所有的戰艦分散開來,自由逃生,而自己則跟著南達科他號留下來“斷後”。
喀秋莎附身的信濃號,再次無恥地挑了一條重巡洋艦充當“追殺”的物件。而解決南達科他號的戰鬥交給了大和號來完成。
在兩萬五千米處,大和對著南達科他號首先開火。
此時的南達科他號,速度已掉到僅有十八節,三座炮塔也只有兩座能正常開火,卻也拼盡全力地用六門406毫米的主炮回擊著對手。
王對王的戰鬥持續了十五分鐘,南達科他號先後吃了大和號四發十八英寸的巨彈,其中一發炮摧毀了還能開火前炮塔,在大和號460毫米的重彈面前,僅有四萬噸的南達科他號的那點裝甲根本不夠看。從一萬七千米處打來的,超過兩噸重的炮彈,輕易地撕開炮塔正面裝甲後在提彈井內炸開,並引燃大火。由於損管得力倒是沒有引燃彈藥庫。
炮戰在十一點四十五分開始,十二點整時,海軍航空兵再次出現在空中開始“搶肉”的這一刻時,大和號前主炮發出的一擊,其中一發炮彈正中南達科他號的指揮室。四百毫米厚的裝甲根本抵抗不住大和號的炮彈這一擊,這發打入指揮室的炮彈當場殺死了包括艦隊司令、艦長在內的所有軍官。
而後,餘下的時間又就又是海軍航空兵在表演空襲、搶分的大戲。大和號上的九門460毫米的巨炮,雖然依舊在怒吼著,但是在擊沉主力艦的效率上,卻始終搶不過高來高去,攜帶重型航彈和魚雷的飛機。
雖然在餘下的十分鐘裡,大和號又連續命中南達科他號四發炮彈,但是南達和他號卻人品爆發的沒有被對手打爆彈藥庫——儘管有一發460毫米的炮彈打進了南達科他號的前彈藥庫裡炸開,但此時這裡的彈藥庫已經提前注水了,並沒有引發殉爆的效果。
在廢掉了南達科他號的戰力後,大和號戰列艦悻悻地離開轉為執行追擊其他美國巡洋艦的任務。而將解決南達科他號戰列艦的任務交給了輔助戰艦。
不過大和號摧毀南達科他號戰列艦指系統的那一擊,還是達到了一個意外的效果。
大和號離開後,其餘的日艦靠近已被打殘打廢,動力全失處於漂浮狀態的南他科他號,接走了艦上的美國水兵後,日本海軍的水兵趁機登上該艦,俘虜了這艘右傾較嚴重的戰列艦。
由於缺少上級的指揮,該艦水兵在棄艦時只顧逃生,並沒有開啟通海閥,最終被日本海軍俘獲。
而後日本海軍用鋼纖連上該艦進行拖行,妄想能夠俘獲該艦。可是該艦由於受傷太重,進水過多。最後日本人不得不在附近海域找到一處淺灘將該拖帶衝灘,最後擱淺在那兒,以等待將來的支援回收。
俘獲南達科他號戰列艦,是此次海戰中日本海軍最大的收穫。
當六月二十二日傍晚七點,太陽從西邊落下時,這場持續了整整十六個小時的大海戰,終於以美國海軍的全部主力全軍覆沒而告終。
第374章“狼來了”,狼真的來了
從珍珠港出發時,這支“第二大白艦隊”擁有十四艘戰列艦,四艘航母,二十四艘巡洋艦,六十艘驅逐艦,外加三十多條輔助補給艦伴行。堪稱是地球上最強大的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