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有什麼不對嗎?”見穆瀾擰緊了眉,彭採玉不由有些緊張。
穆瀾微喘了口氣,擠出一絲笑來:“沒有。皇上若不滿意,就不會有這麼多賞賜了。”
彭採玉高興起來:“我也是這樣想的。”
希翼的光在她眼中閃爍。下一次承恩,她一定會好好侍奉皇上。
這一刻,穆瀾只盼著無涯早點來。來得遲了,她怕自己會承受不住心被凌遲的痛楚。
第260章 掃地的宮人
誠如穆瀾所言,冊封昭儀,皇帝的第一次寵幸讓彭採玉成了後宮所有人談論的話題。她在侍寢時扔下皇帝一覺睡到天亮,無可避免成了一個笑話。卻不是沒有好處的,第二天向太后請安時,貴人們投來的目光少了幾分刀劍之意。
太后心裡清楚,彭昭儀是孤女。送她進宮的人是禮部的一名低階官員。這名官員和彭昭儀的父親有交情,憐惜孤女。當許德昭所薦的高官之女被聖旨刷下去之後。彭昭儀意外成了許家可用之人。
能為許家所用,又是孤女。太后很滿意彭採玉,不動聲色為她爭來了昭儀的位份。皇帝很自然地接受,並第一個寵幸。讓許太后對彭昭儀格外看重。
以為會受到太后責備。太后卻殷殷教導勉勵,稱她是太可愛的小姑娘。彭採玉毫不掩飾自己對太后的孺慕之情。許太后很是欣慰。雙方皆大歡喜。
相對於彭昭儀的幸運,郭婕妤日子就難過了。
在進宮的頭一批貴人中,郭婕妤位份最高。她年方十七,容貌清麗,素有才名。父親是清貴的翰林。人們覺得這才是皇帝應該喜歡的女人。然而,皇帝第一個寵幸的人不是她。對郭婕妤來說,這是種無言的羞辱。
當皇帝第二天下朝之後駕臨儲秀宮,太過年輕的郭婕妤沒忍住,哭了個山崩地裂。性情溫和的皇帝並沒有因此惱怒不喜,而是在儲秀宮中與郭婕妤下棋消磨了一整天,直至掌燈時分才。
郭婕妤的眼淚教會無涯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
年輕的皇帝從後宮女子身上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存在感。他好像突然開了竅,不再像從前那樣專注於政務。今天約人賞花,明天聽人彈琴。新晉的貴人一個也沒有冷落。
文武百官皆心照不宣,會心而笑。皇帝正值血氣方剛的年紀,很正常不是?且從上一代起,皇家子嗣單薄。綿延子嗣是年輕的皇帝肩頭的重任。至於政務,有內閣,有朝臣,足矣。
彷彿又回到了皇帝親政之前。許德昭和譚誠分外滿意。美中不足的是胡牧山統領的內閣隱隱有了鼎立之勢。
皇帝留連後宮數天,彭昭儀再沒有得到召見。
彭採玉最初的激動在等待的時間裡漸漸平息,又化為無限的惶恐。自己這是失寵了嗎?才十六歲的嬌嫩容顏已染上了憔悴之意。
“就好比十幾盤沒吃過的菜同時擺上桌。每盤菜不挾一筷子嚐嚐,怎知自己喜歡吃哪道菜?”穆瀾淺顯直白的比喻給彭採玉聽。
彭昭儀噗地被她逗笑了:“霏霏,你真是個妙人。只可惜身份低微。還是個奴身。不過你這般美麗,終有出頭之日。本宮不會虧待你。”
她羨慕地看著穆瀾的臉,想起了奶孃的話。現在皇帝的新鮮感還沒過就將霏霏推出去固寵是否太早了點?
皇宮讓人迅速地成長。短短半個月,彭採玉已經自然地自稱本宮了。女人的本能讓她很快就學會了爭寵的心機。
穆瀾沒有接話,轉開了話題:“奴婢去打聽打聽?”
算著時間已經過了半個月了。皇帝每天召見一位新貴人,也該轉完一輪了。彭採玉頓時露出了期盼之色,小聲叮囑道:“本宮進宮時間不長,被人知曉倒成了笑話。你小心一點。哪怕打聽不到訊息,也沒有關係。”
“奴婢省得。遇到人就說為娘娘折幾枝花插瓶。”
彭採玉滿意地笑了:“機靈點。”
在太后娘娘面前,彭採玉沒有提起陳瀚方半個字。這是進宮前陳瀚方親口向她交待的。時至今天,她終於明白自己的好運來自哪裡。在她嘴裡,禮部那名官員取代陳瀚方成了她感激的長輩。彭採玉敏感地察覺到,聽完之後,太后娘娘待自己更親切了。
她對祭酒大人的感激又深了幾分。只是出於女子獨特的心態,她對美貌機靈的婢女霏霏始終懷有戒心。或許祭酒大人相信憑藉霏霏的美麗更能贏得皇帝的寵愛。彭採玉想得長遠。她很擔心一旦將霏霏推到皇帝面前,一躍龍門成了寵妃,自己會不會被祭酒大人拋棄。這個陳瀚方和穆瀾沒有料到的念頭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