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公呵呵一笑,也不客氣伸手接過:“還是你懂事啊。”
說完轉身,擺擺手,就走了。
楊潮一直站在一旁看著,也不說話。
這個李公公是兵仗局的監局太監,楊勇就是兵仗局的匠戶,正歸這個李公公管。
兵仗局作為明代最早的八局之一,可不僅僅有一個太監監局,掌印太監一員太監之外,還有提督軍器庫太監一員,有管理、僉書、掌司、監工等官員。
就像這個李公公一樣,這些官員家裡如果缺了用具,往往就找局裡的工匠幫忙做,從來是不會給錢的。
“李公公家新請了一個廚子,缺把菜刀。”
李公公走後,楊勇說道。
好廚子一把刀,菜刀製作起來並不是想象的那樣,中國廚子一般就使一把刀,切、剁、割,都是這把菜刀,剁肉也是它,切菜也是它,雕花甚至都用它。
所以中國的菜刀必須要剁不壞,切不鈍。
因此一把好菜刀往往要千錘百煉,幾乎相當於百鍊鋼刀了。
不過這是給當官的做的,普通百姓的菜刀就簡單多了,楊勇平常做的菜刀沒這麼麻煩。
“沒刀就找我們要啊。”
楊潮說道,口氣有些低沉,這是明顯的索賄。
楊勇道:“這李公公算個好人呢。平素是很少找我們匠戶的麻煩的。”
楊潮心中哀嘆,這種找人打刀還算是好的,兵仗局其他那些官員,可是要有孝敬的,逢年過節楊家都會給他們包上一些銀子,也不多,每家幾分銀子,最多也不過一錢銀子。
但是像楊家這樣的工匠,大大小小成百上千的,聚集在一起就是一筆鉅款。
沒人覺得這錢有什麼問題,大明朝的**已經到了根子裡,這算是好的了。
“爹,一起回去吧。”
楊潮哀嘆也只能哀嘆,當官的不找麻煩就讓老百姓很感激了,所以沒有百姓喜歡當官的,也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能當官,這心態,也讓人無奈。
“不了,你先回去吧。”
楊勇說道:“那我等你!”
楊潮很堅持。
楊勇想了想道:“好吧。這幾天都忙著打這把菜刀了。今天弄完了,也早點回去。早上聽你妹妹說,胡全送了二兩肉來,你娘今天包餃子吃。”
聽到餃子,楊潮心中暗自得意,不是想吃餃子了,而是因為胡全送肉,這是楊潮交代的。
昨天分手的時候,楊潮給了胡全一錠銀子,足足十兩,其中五兩楊潮送給了胡全,算是昨天幫自己掙錢的分紅,另外五兩,楊潮要求胡全每隔三天來送一回肉。
當然家人是不知道的,因為楊潮實在不好說自己掙錢的事情,如果是其他方法掙的,那還好說,可是是幫公子哥見名妓這樣的事情,怎麼看都像是拉皮條。
楊勇不讓楊潮幫忙,自己一個人收拾工具,壓滅爐火,再小心的鎖上鐵匠鋪的木板門,然後才跟楊潮一起回家。
楊潮心想,自己早上就出門了,家裡一般兩頓飯,自己跟父親有優待,父親做體力活,自己讀書,因此兩人可以多吃一頓早飯。
自己今天早飯都沒吃就出門了,母親肯定很擔心。
想著大概自己一會去,母親肯定會一番嘮叨,喊著妹妹幫著馬上下餃子的場景。
結果一回家,卻發現,家裡氣氛十分的壓抑。
正堂裡,一個人早就等著了。
此人穿著體面,一身細布衣服,還帶著一頂很考究的帽子,端坐在椅子上,對旁邊的茶水一點沒有興趣。
母親趙氏和妹妹楊月拘謹的站在一旁,滿臉都是憂色。
父親楊勇看到此人,臉色也是一變,快步走上前去。
說著就要下跪:“草民楊勇拜見百戶大人。”
楊潮倒是也認識這個人,這人姓許,家住鐵作坊東北的許家巷。
許家在明初立過功勞,是世襲錦衣衛百戶,並且聚族而居,是本地大族,連他們居住的巷子都叫做許家巷。
另外,許家不但是世襲勳宦,還經營著當鋪和銀鋪的生意。
“免了,免了!”
許百戶頗有些不耐煩,沒有讓楊勇行禮。
而是從懷裡掏出一張紙來:“這是你的借據,本官今日手頭有些緊,是來收賬的。”
許家經營當鋪和銀鋪,也有放貸的業務。
第十節拜帖
楊勇一臉苦色:“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