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3 / 4)

小說:回到明末當軍閥 作者:標點

的繼續偷偷鑄錢,只是更隱蔽而已,可是讓楊潮沒想到的是,這些錢莊不但不在鑄造私錢,反而開始大規模回籠銅錢,加上明令禁止的私錢禁令,很快市場上金融秩序就混亂了起來。

江南一時錢貴銀賤,一兩銀子從九百文到一千文的價格,竟然抬高到了四五百文一兩。(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三節金融戰

錢莊行業不但不鑄錢,反而大肆在市場上收購銅錢,結果不到半個月,南京城的銀價掉了一半,這種情況真的讓楊潮始料未及。

楊潮想過錢莊和他們背後的勢力各種反抗,包括偷偷私鑄到公開讓人喧鬧,甚至做好了他們造反的準備,可沒想到他們用的方式是擾亂金融市場。

“果然是行家啊。雖然沒弄出銀行來,可是玩銀錢玩了幾百年,金融知識不可能沒有積累啊。”

金融這玩意肯定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的,以物易物的時代顯然不需要太複雜的金融服務。

西方人之所以銀行玩的那麼溜,第一是因為他們四分五裂,貿易溝通往來十分頻繁,二來是因為雖然久經變亂,但是經營銀行高利貸那波人總是活下來了,義大利不行了就去西班牙,西班牙搞他們就去法國,法國亂了就跑荷蘭去,從基督教誕生前就開始積累知識,搞不好才是怪事。

而中國經濟規模雖然冠絕古代,可是兩三百年一次的興衰律讓這種知識很難順利傳遞,畢竟這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想跑都沒地方跑去,就是這樣宋代時候民家也出現了交子那種東西。

大明朝雖然還沒有發展到宋代那種程度,但主要因素是政府管理能力的大幅度衰退,而不是經濟的衰退,大明朝以兩三倍於宋代的人口,經濟規模就算超不過宋代,但是持平還是做得到的。

只是大明官府的管理太過保守,對商業活動的限制太大。但就算如此。大明朝的金融業也順利進化到了高利貸階段。也就是猶太人中世紀的程度,雖然還沒有進化到銀行業,但顯然這些積累了兩百年的錢莊業人士已經擁有了比普通人高的多的金融知識。

有這種知識是讓楊潮歡迎的,但是把這種知識用來搞亂秩序,用來搞楊潮,那就不能忍了。

“李良,立馬去一趟揚州,告訴喬承望。我不希望看到太多銀子換銅錢!”

喬承望那一批揚州鹽商,在楊潮的支援下,最快恢復了元氣,而且由於淮安很長時間都被清軍佔領,而淮安的海鹽產地海州卻在楊潮的掌控下,所以這些揚州鹽商不但穩定了自己的通州、鹽城地盤,還趁機將手伸向了海州。

現在淮安雖然也已經開始恢復元氣,但是杜守昌那群淮安鹽商顯然被揚州鹽商蠶食了不少市場,正在海州瘋狂的爭鬥,要將揚州人趕出海州去。兩撥人多次找楊潮遊說,希望楊潮出面打擊另一方。

不過楊潮樂意看到他們爭鬥。因為這樣的話,食鹽價格就很低廉,老百姓受益匪淺。

喬承望這批鹽商,其實一個個也都是當鋪、錢莊行業的行家,他們放貸的高利貸資本達到三千萬兩,年收利息九百萬兩,堪稱錢莊業的大玩家,如果他們此時也加入進來,楊潮要穩定局勢怕是更難。

相對於單純的錢莊業來說,鹽商的主業畢竟是鹽業,對他們來說,能夠把持鹽業這種可以父傳子的產業才更把穩,就好像豪族瘋狂兼併土地一樣,還不是因為土地資產更穩定。

現在楊潮開口了,既然你們一直有求於我,現在就該你們表示表示了,到底是想渾水摸魚打算跟楊潮對著幹,還是願意為了鹽業利潤,跟楊潮達成統一戰線,就看你們的表現了。

“康小寶放出風聲去,就說揚州鹽商集體看好銀子,不會向市面扔一兩銀子換銅錢。”

秦淮河那種地方,就是訊息往來的集散地,讓康小寶放出風聲,用不了一天,就能傳遍全城。

“吳多魚,給我抓緊時間印一批小額銀票,三天之內我一定要見到。”

“這是一兩的圖案,這是一錢的,這是一分的,這是一厘的。”

一兩銀子大致是一千文,一錢是一百文,一分銀子是十文,一厘銀子就等於是一文錢,算是很小的面額了,畢竟作為大明最低貨幣單位的一文銅錢,已經買不到什麼東西了。

吳多魚看到楊潮給的圖案,手有些發抖:“伯爺,這怕是不妥吧,這圖案犯禁啊。”

“犯禁?犯什麼禁!”

“這這這,這是太祖啊!”

吳多魚哆嗦著說道。

“太祖怎麼了?就是太祖才值錢,要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