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3 / 4)

小說:回到明末當軍閥 作者:標點

,一年竟至三千萬兩。”

“微臣懇請陛下速速發兵,克復江南。晚一分,則民傷一分,晚一刻,則民窘一刻。”

“此賊不誅,天理難容啊!”

李如月說完一頭搶在地上,痛哭不已。

他手裡的報紙,都是楊潮發出來告知江南百姓,收了多少稅,用了多少稅,怎麼用的。驗鈔認為公示稅賦用途,屬於政府向百姓旅行知情權。只要百姓知道他們繳納的稅賦是用到了該用的地方,用到了他們身上,對於納稅的牴觸情緒就會降低。

同時也是在培養百姓的社會契約意識。讓他們慢慢感受到,官府不是統治他們的機構,而是保護他們的組織,是跟他們有天然的契約關係的公益組織,不是加在他們頭上的匪幫。

但是目前還無法達成效果,不但百姓還沒有社會契約意識,就是官員都沒有這個意識,這不奇怪,盧梭的《社會契約論》還要一百年後才會出現呢,此時西方還處在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交接時期,而盧梭可是啟蒙運動發展到成熟時期才會誕生出來的人物。

不過楊潮認為,只要自己一直堅持這麼做,三年五載後,天下總有聰慧的文人會從中悟出社會契約關係的,只有老百姓真正接受了社會契約關係,官府也認可這種關係,並且以此來組建政府,社會才真正進入了現代社會。

只是李如月這種貨色顯然是悟不到的,他甚至對上面公示的稅銀用途視而不見,就揪住楊潮收了太多賦稅說事,老實說重稅雖然不是什麼好事,可是收不到稅的政府就完全是一種不合格的政府,是一種管理失控的政府。

相對於兩千萬兩的稅銀,對大明這樣龐大的國家來說根本不算個事,就算對江南一地,也不是什麼事,要知道這時代的英國人,收到的稅收是兩千兩百萬兩銀子,而英國只有區區五六百萬人口,面積還不及蘇州大,經濟也遠不如蘇州發達,可人家經濟不但沒有崩潰,反而快速的發展著,直到變成了日不落帝國。

可見大明朝的稅收潛力還遠未發掘出來,楊潮預計,如果大明朝以西方的方式徵稅,大概能夠收到兩億到三億的稅銀,可是大明朝在絕大多數時候,稅收都不足次數的十分之一。

“陛下,陛下啊!”

不等小皇帝答覆李如月,突然一個太監踉踉蹌蹌的跑了進來,此人叫做龐天壽,從北京一直到廣東,一開始只是小小的御馬監太監,可是一直跟到廣東後,地位自然也就高了起來,畢竟能一直跟著皇帝的,也就他一個了,其他太監不過是地方王府的太監,都沒有他資歷老,所以跑到廣東之後,他終於熬到了司禮監秉筆太監的位置。

“龐愛卿,何事驚慌?”

小皇帝正為李如月為難了,他哪裡有實力發兵江南,可是這個李如月隨著一次次針對楊潮,現在名氣大的不得了,一干清流都聚集在他身邊,儼然是言官首領了,如果不好好應對,就會惹來一大堆言官的非議。

此時龐天壽來,他如釋重負,雖然龐天壽的神情看起來不是什麼好訊息。

“可是天主堂不肯派援兵?”

龐天壽接受了澳門葡萄牙人的洗禮,成為了一個天主教徒,因此出了一個主意,就是向葡萄牙人口中的強大的天主教教皇借兵,這段時間龐天壽就在忙活這件事。

龐天壽喘著粗氣走到皇帝身邊:“陛下,江南新發來的塘報,忠義伯,北伐中原了。”

喘著氣將話說完,朝堂頓時冷了下來,就連李如月都抬起了頭,有些傻眼。

但是李如月立刻就反應過來,直接就跳了起來,直衝皇帝而去,把小皇帝嚇了一跳。

“陛下,若再遲疑,大勢已去啊!”

李如月狀若瘋虎,跑到闕前,大喊大叫:“楊賊欲效東晉之恆溫、劉裕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晉滅亡後,東晉偏安江南,跟後世的宋朝一樣,東晉計程車大夫也有一個北伐的情結,於是一次次就有權臣提出北伐,而一旦北伐成功,就會獲得超強的威望,佼佼者就是劉裕,劉裕北伐中原,不但打下了洛陽,還打下了長安,以克復兩京的巨大聲望,回師東晉,攛掇了皇帝之位,史稱南朝宋,開啟了南北朝時代。

恆溫是劉裕之前的一個大權臣,也是手握重兵,多次打敗北方的遊牧民族政權,只可惜他北伐沒有成功,也沒有來得及篡位就死了。

李如月將楊潮比作恆溫、劉裕,確實讓小皇帝十分的驚悚,臉色頓時煞白起來。

“陛下,發兵吧?”

其實小皇帝也深恨楊潮,不是楊潮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