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老臉狠狠親一口,才派出去了一個未來的名將,又送上門來一個。
這嚴武是誰啊,和高適等人一般的大唐名將,中唐上柱國之一,
一生歷任成都尹、劍南節度使。拜京兆尹,封鄭國公。遷黃門侍郎。加檢校吏部尚書。常年經略邊關
,曾率兵西征。大破吐籓七萬眾於當狗城,收復安史只亂中被吐蕃乘機攻佔的鹽川等地。同時遣漢川刺史
崔旰在西山追擊吐蕃,拓地數百里,與郭子儀在秦隴一帶主力戰相配合,挫敗了吐蕃的大舉入侵,保衛了
西南邊疆。是繼郭李之後,征戰無數,中興晚唐一代的鼎柱的人物。
史書上說他出身名門,其父嚴挺之,為開元名臣。自幼豪爽。神氣雋爽,敏於聞見。因母裴不為挺之
所喜,獨厚其妾英。武始八歲,怪問其母,母語之故。武奮然以鐵鎚就英寢,碎其首。左右驚白挺之曰:
“郎戲殺英。”武辭曰:“安有大臣厚妾而薄妻者,兒故殺之,非戲也。”父奇之,曰:“真嚴挺之子!”然數禁而敕。號稱個性可謂強悍得有些可怕,從小一個典型敢作敢為的暴力分子。殺了父親寵愛的姨娘
還義正嚴詞的,連他父親也不敢怎麼則責他,只是關了幾天。據嚴武這讀書廣而不甚究其義,有豪放任俠
作風,與杜甫、高適亦是“竹裡行廚洗玉盤,花間立馬簇金鞍。”的好友,詩作往來頻繁,併成為了杜甫
除李白、高適之外的又一知音。親切的稱杜甫為“杜二”。
我能夠知道有他這號人,也是因為讀唐詩,看杜甫生平的時候,作為屢邀入幕的好友加上司,屢屢在
作品裡所極力推崇的:
諸如“扁舟不獨如張翰,皂帽還應似管寧。”的《嚴中丞枉駕見過》:“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
別贈詩《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等等的
死後杜甫還為之親挽,追掉為“顏回竟短折,賈誼徒忠貞。諸葛蜀人愛,文翁儒化成。公來雪山重,
公去雪山輕”的一代高士。賢比管寧、張翰,才比諸葛、賈誼的評價,杜甫一生才氣高節,很少這麼對一
個人的推崇備至,雖然未免誇張,但也可見其幹才。
不過眼下,他只是以父廕調太原府參軍事。尚未發跡。正逢吏考,滯於長安,今隨友撩一同千辛萬苦投奔行在而來。
不管我心中如何喜翻了天,面色上卻一切如常“甚好,可願為我司階呼”
高爾基說,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把,貓說:讓口水來的更猛烈把,看大家又得說我湊字數了。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二章
他一楞,漲紅了麵皮,卻一時不說話。
我心下道,還不滿意嗎,你雖然當過節度使的判官,可一來就授高職,我自是不怕人非議,但於你卻有不利……
卻見他才是反映過來,卻是大喜過望,激動的一頭拜倒,“軍上厚愛,武當是竭力以赴”,這前後反差,卻讓我好是嘀咕了一會。
後來方知,原來太原府為唐朝之中都,也是高祖起兵奪天下的龍興之地,宗親貴戚豪門顯宦比比皆是,隨便個府尹都是正四品上的宗室,官吏將佐之多各有背景,相較之下,他承父親的餘蔭,所授太原府參軍事不過是個好聽,卻實在微不足道的從八品下階,用來優撫世家子弟的閒差,不由他悶的發黴。好容易投了哥舒元帥的判官,本待有所建功立業,卻日子不長就因故丁憂守孝去了。
投奔而來後,又因為早前出了奸細的變故,對這些投官有待甄別,他這個參軍事也不受重視,在城外流民營裡吃了幾天白飯,實在鬱悶的緊,好不容易得進得城來,撞見故人。卻是開始轉運的日子。
今來一下就拜了左司階,司階為將軍中府直屬將,與中侯、司戈、執戟;合稱四色官,為四色官之首,正六品下銜,主將出徵時,一般為虞侯軍掌正,雖然現在各軍殘缺,也因陋就簡,讓我省缺了許多配屬,這司階只是個光桿將,但相較原來的差事,也是飛拔數級了,不由他不激動莫明。
反正這個傢伙做過遊俠,武藝不錯的,還可以兼個保鏢。
定下了這個這個很有潛力的炮灰後,又留下計議了些雍華軍駐節金州相干事宜來,既是一種信任的姿態,也算是對他的考教,他有心報效所為,倒也相談甚歡。
在內府地圖冊上,金州北靠秦嶺主脊,關中道東南部,與鄂、渝、川接壤,南依大巴山北坡,地處秦巴山區東段,漢江自西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