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也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倉儲之地,而朝廷支應的軍器兵仗、錢穀帛草乃至薪炭物料,都由含嘉倉城北的德獻門出倉,供給整個都畿道,乃至河南河北河東雲中安東平盧各道。而作為百官俸祿指給,則在城東的宣仁門內的太倉署。
含嘉倉城更向東,就是公卿雲集東城的眾多城坊,那裡也是洛陽城中最古老的部分,其中上林、銅駝坊的某些格局,最早可以上朔到西漢時。
向南洛水對岸的洛陽新城。是隋以後歷代才逐漸增建出來的新區,也集中瞭如今東都大部分的百姓戶口,洛陽最大的集坊南市,也在這裡。
“樞府大人
一個聲音,把神飛天外的我,重新換了回來。卻是負責整理列會的秘書少監宇文若塵。
至於其他人都已經見怪不怪了,他們似乎已經習慣了我這種時不時走神的風格,今天是樞密院和政事堂的聯署會議,主要議題就是吐蕃對策,除了遠在長安的左右樞密使,其他三位樞密副使都到齊了,
再加上兵部、戶部、司農寺等部分被特別招進來做陳條和接受質詢,連座位都沒有隻能站在門口說話的部寺長官,就構成這麼一個臨時內朝了。
“西北路各地百姓士仲,勸捐和獻納累計錢四十三萬婚,谷二十一萬石,另有柴草物料等數百萬斤
“無需入庫直接由繳解行臺。司農寺派人隨行查點好了……
皇帝小白直接作出指示,列為宰相、樞密也沒有表示異議,就有學士直接拿出去草詔,待會後中書門下副署刊。
“備荒令和軍前管制令已經下達,暫定在蕭關以西各州”……
“不夠,隴右道已經大部淪陷了,安息北庭邊遠莫及,迴繞自顧無暇。只剩下半個河西道
我難得開口道。
“難道還要等到吐蕃人殺到眼皮底下再做準備麼
“那就加上關內道,京畿到暫時不動,不然不免影響人心了……
皇帝小白徵詢的看了看列位宰臣,一錘定音道。
“加徵的備敵課,暫定為三年。以戶口九等。每戶輸軍錢舊o到喲不等。
“大概什麼時候能夠收齊
主管戶口色役度支諸使的宰相第五歧,皺著眉頭道
“最遲也要等到五月,已經下令在各州就地繳訖,透過奏進院直兌京師
“太慢了,實在不行,就直接向諸到駐京會館借支,以憑票三月後放還
“似有不妥啊”。朝廷這些年委諸這些商賈事物不少,從解稅到匯通,從內造到鑄錢,已經有些物議了,國家之命脈,太過倚重他們。總不是好事
說話的是宰相崔煥,他現在是山東七大氏族出身的,唯一還在位的宰相。
“權益之計而已
皇帝小白擺擺手道。
“具體陳條,有關部寺再議
“河東道、山南西道、劍南道十七個望州的協糧,已經初步統計出來。各州倉稟大概還可以擠出
“今年的搖役也要增加了。除了修陵和河道之外,其他大專案已經停了,戶部已經制沿線各州縣。三男出一丁,官道沿途州縣,四男出一丁,協運前方
“現在春耕正急,一下調走地方那麼多勞力”。恐怕對來年收成不妥吧”
“若是讓吐蕃人突破進來。哪怕是一隻小小的偏師你還指望春耕麼
“吐蕃南路犯敵數萬,強取松州不下,又以善攀健兒越山而入為內外呼應,為樞密院教導軍山字營截擊,死傷累累,吐蕃松州軍乘勢突出,吐蕃城下大亂,相擁踐踏于山道,目前犯敵餘部已經止於羊馬甸”
“吐蕃北路自從奪都城後,就在沒有進一步的大動作。反而一直在搜掠囤積,並調遣那些藩部南下,匯合中路
“吐蕃中路兵勢最盛,號稱二十餘萬,四出攻城略地。也是河西行臺最迫在眉睫的大敵,光是這個月內,就接戰十數起
“其中左神策中郎將李冕率本軍五營並藩軍一千,襲吐蕃党項部於米香川,陣沒四千,斬七千,獲部眾牛羊近萬
“吐蕃東齊岸本所部一萬七千,陷天兵戍七寨死難軍民八千餘口
“為什麼吐蕃人在損兵,我們卻在失土。吐蕃的兵鋒,都逼近行臺了
“因為河西之地沃野平衝。我軍需要守住的地方太多了
“現在的策略是逐節抵抗,以堅城硬塞。磨損吐蕃人的銳氣和兵力。以小損積大勝
“可以尋找戰機一役決之啊
又有一位宰相提出異議,卻是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