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部分(2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只有得到上層認可。併兼顧他們的利益,才能得到比較好的推行和實踐的機會。

“伊吾軍請駝八百峰,為軍輸用……”

嘴裡嚼著生盜沫子,我在一份公文上批了一個準字,按上我的麒麟鈕小金印。

在戈壁草原地帶,作戰靠戰馬,但是輸送,就沒駱駝好用了,雖然度遠不及馬,但是駱駝需求少,耐力長久,吃飽一次就可以堅持很長的時間。為了支援再西域的活動,一直在收集足夠數量的駱駝。

我又拿起一份《奏給靜邊處置事宜扎》。

討亂軍得勝回朝,也算是新朝以來的一樁大事,因此君臣上下也頗為看重,畢竟是按照新軍制重新編練後的北軍和衛軍為主力,出征打贏的戰事,用後世某些官樣術語來說,就是挫敗了一小戳民族分裂勢力的圖謀,打出了新朝的威風和聲望,充分體現了在大唐新一代以皇帝位核心的領導班子的正確指揮下,新形勢新環境新戰術,高科技條件下。有大唐特色新式戰爭的威力,進一步促進了眾多地方軍隊和邊防軍的現代化軍事改革云云……

雖然前方打贏了,作為直接領導責任的內樞密使要處理的事情還很多,在軍隊班師前,三軍將士的犒賞,留駐軍隊的安排,陣亡傷殘的撫卹,那些助戰番軍的收編和開遣。

還有以打井現的油坑為中心,建立的靜邊新城,以及周邊作為延伸和緩衝的堡寨鎮戍哨所,都需要錢來投入。按照龍武軍打戰不忘弄錢的傳統,需要對油坑的產出進行估算,然後再以產量配額進行競標,以行新的短期新軍債。

吐突承暉突襲了奴刺的聚居地,前後林林總總的抓獲的男女老幼,不過萬把人而且婦孺居多,賣錢也賣不出什麼大價錢來,只能異地配給邊軍什麼的,那些打散的部眾,也要花點時間去清理。

如果我按照地圖估計的沒錯的話,這裡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玉門油田附近。產量和規模還是可以預期可觀的。

要知道,作為蜀中油坑的補充,延州雖然很早就有記載,古人現延水支流上有地氣,遇火即然,但是工程團在延州境內開出的那些油井,湧出量並不算高。最初供應龍武軍所部,還綽綽有餘,但隨著火器在朝廷軍隊中的普及,也變得不敷使用起來……

此外,作為影子部隊的“刺刀”還有後續的任務,他們將配合部分胡陌營的進入境外,那些潰逃的散兵遊勇到處亂跑,一部分貌似跑到回紇和吐蕃境內,拓揭軍兵敗的時候,可以確定有一批火器落入奴刺人的手中,但奇怪的是,在後來的一連串戰鬥中根本沒看到任何使用過的跡象,甚至連被俘虜的那些本族部眾,也知之不詳,就和那位使用了替身的奴刺大酋長一般,就這麼人間蒸了,總要追查出個說法。

批閱了幾份處置專案後,我又添注了兩條,一是如何吸取鄯州油廠的教訓,那些部落滅亡後,邊境緩衝空白的處理。建議從西逃到雲中的室韋小姓中,遷徙一部分過來。

“戶口招徠策……”

我看著手中這份東西,看了兩眼就放下來,實在沒有太多新意的內容。

隨著戰亂的結束,為果腹和安身,願意賣身的人大量減少,沿海能夠騙上船的流民也越來越少。而天下安定後,各地官府也開始重視人口外流的問題,相比熟悉的本鄉本土,那些海外給田給牛的許諾就缺乏足夠吸引力了,只有一些討不上老婆的光棍,才願意遠赴他鄉奮鬥一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大多數百姓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的一生,是直接捆綁在土地上的,每次天災**,也是讓傳統農民背井離鄉,開拓新天地的機會,只有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對傳統思想中土地的依戀,才暫時被隔斷,可惜大多數時代的政府,都因為各種因素沒能把握好這個機會。

於是海南的勞力,再次短缺起來,就算可以透過捕人船,抓土人來充數,但是要把他們訓練成最基本的勞動力,並且進行監管,也要足夠的人手。

難道要追加倭國和新羅的配額麼,我用手揉了揉額頭。

這兩國手中華文化圈薰陶的歷史較長,百姓相對開化程度高一些,稍微進行適應性訓練,就可以投入使用。不過某個族群過高的比例,又會對將來造成一些不確定的因素。

這兩國朝廷這些年對大唐也算恭順,特別是倭國的朝廷,自太政大臣藤原之亂後,平成京上層的財產損失著實不小,為了滿足孝謙女王為的皇族各種窮奢極欲的花費,為了滿足那些追趕風潮的上層公卿貴人,對唐貨物產的需求,基本沒什麼不可以賣的,賣土地,賣特產,賣自己名下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