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部分(2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弟,穿著光鮮的唐式胸甲和鏈網披膊,無比肅穆而敬仰的神情,和行臺親衛、虞候兵一起,站滿覲見的通道。

宮殿的深處,頭髮斑白的總管高適,正在高靠背的熊皮胡床上處理軍務,

高適看了眼盛在金瓣銀盤裡的瓜果,已經放了好幾天了,除了略微有些乾燥,卻還是鮮亮的。

瓦拉沙赫舊宮號稱不朽之宮,據說哪怕在最炎熱的季節,在這座經過特殊設計的宮殿裡,新鮮肉類和瓜果即便放上半個月,也依舊新鮮如故。

他並不是一個對生活很挑剔的人,因此接管了這處前總督官邸後,除了添置一些中土風格的畫扇屏風帷幕外,就沒有進行太大的改變。

案上還放著當地最為流通的幾種貴錢,最精緻的是一枚迪勒姆(精金錢),由布哈拉的胡馬特用六種金屬所鑄造的銀錢,代表的布哈拉政權最輝煌的時代,此外還有大小不一的安息薩珊錢(大銀幣),大食的迪爾汗(小銀幣)和第納爾(金幣),大秦的索裡都斯(大金幣)和諾米希瑪(小金幣),只是這些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堅挺貨幣,又多了來自東土大唐的泰興寶錢。

各國各部送來的美姬珍玩寶貨,在這座作為行臺總帳的宮殿裡已經佔滿了不小的位置。所謂河中之富,富甲連雲,並不是空穴來風。

因為他也姓高,因此有傳聞將他與之前的山地之王,列國保護者高仙芝,聯絡在一起,因而害怕他的報復和清算,而無不曲意逢迎的討好之,從這方面說,他職銜上尚有不如,但是兵臨的疆界,已經超過了高仙芝的成就……

雖然他已經年近花甲並且老態明顯,但那些前來覲見外邦的君王貴姓們,卻只能在座前卑微的低下頭顱,用謙卑的笑容和戰戰兢兢的心情,揣摩著這位嶺西總管的心情和好惡。

這些王公貴姓的所求和動機或許不同,但只要高適一句話,就可以讓他們付出身死國滅的代價。因為他坐擁帶甲數萬,僕軍連雲,還有整個安西及大唐作為後盾,人生和事業的頂峰,莫過於此。

他生於武周久視元年,歷經中宗、睿宗、玄宗三朝,自小喜言王霸大略,務功名,尚節義,卻為朝中大臣所輕,始終不得志,不得不棄官遊學,也結交杜甫、太白等一眾當代名士,四十七歲才做到一個小小的封丘縣尉。

改而從軍入幕受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任掌書記,才在軍隊中得到人生的第一次轉機,安史之亂朝廷起復哥舒翰,他也水漲船高拜左拾遺,轉兼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關。

潼關之敗讓他失去了信重的恩主和前程,卻也迎來人生第二次轉機,以權龍武軍右郎將的身份被徵召從軍隨駕西御,這時他已經五十歲了,然後在那位大人的麾下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短短數年輾轉天下戰劍南戰關中戰河南戰河北戰河西戰安西,直至官拜節副,總管一路,所謂大器晚成,莫過於此。

現在他還有一個機會,讓自己的最後人生更進一步。

所謂嶺西、河中之地。既富且饒,戶口人民亦廣之,既有大漠高山之險固,亦有草原山林之駿馬良材,要說史上也曾出過幾個帶甲萬乘之大國。相較古之安息,今之大食,雖然略有遜之,但只要能合作一力,也力拒抗衡一隅,是以有曲波底(古太白)之強橫,亦有斷路群起攻之憂患。

可偏生這片地方自古族類繁多,變遷多種,民俗風物各異而矛盾叢生積怨連年,大多時候根本無法統合起來,而只能任由大國侵攻魚肉,而各自搖擺輾轉侍奉於門戶之下。

當時唐軍的強勢介入改變了這般局面,以朝廷王師為主心骨,以擺脫大食煩苛役使為誘因,爭相附驥於旗下,遂成一個有共同目標的初步整體,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王師興難,借勢而行,不過如此,是以大軍西進,如雪滾崩,可用之兵愈多,而全無就糧境外之困,凡錢糧犒賞器物用度多自足而富有廣大進退之地。

如今來自國中新銳將士,熱血健兒,沙場老軍,紛紛聚集在旗下,國中出產的精甲良仗,新銳軍器,被服、緇糧,用具也優先出現在這裡。這是一場懲強凌暴的國運之爭,所謂紅旗一卷,各國景從的局面莫過於此。

但正因為如此,相比那些輕車急進,勢如破竹的軍將們的樂觀,他有更清醒的認識。他們甚至因為沒能參加多少大戰,而只能從事一些碾壓性的地方清靖行動,或是因為更習慣類似惡劣季節的藩軍,在接下來的冬季攻略中扮演的主要角色,而有所抱怨。

因為唐軍之勝勢,其實至少有四成的功夫實在這戰場之外。不過說到這裡,他不得不無比佩服那位總府大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