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部分(3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邦國重鎮,都要舉行盛大的閱兵和會見諸侯的飲宴,浪費上好幾天,

讓唐屬北天竺經略府,早早多少獲得了全面動員和求援的先機,大月氏都督府發動鄰近的五州諸侯出兵,奔赴富樓沙城;正在西天竺和莫克蘭山脈南麓經略的都知兵馬使葉永星,也帶來一萬多名的吐火羅藩部聯軍。

接著是,寧遠王薛裕率領的寧遠河內諸國聯軍,次第南下;連新進統一的大小勃律國和復國沒多久的梵延那國,都分別擠出來出一千四百和五百名的兵員,奔赴大月氏都督府聽校……

最後最遠也最晚達到的的一路,是來自安西疏勒鎮名下,蔥嶺守捉使的三千名乘馬的甲弩士,

這樣集結在信德河下游的唐軍,連帶附庸部屬和就地再訓練的土兵,差不多達到了五萬人,但是數量和規模上的劣勢,還是很明顯的。

光是隨軍的伕役奴僕屬民,就足以在一無所有的大平原上生造出一個臨時的城市來……

當戰爭達到了這個規模和層次之後,大多數計謀或是奇兵手段,就基本沒有太大意義或是起不到原本的作用。按照天竺當地自古以來的慣例,在平原上列陣,然後相互通報和交涉,但是這個過程不知為什麼被跳過了。

戰鬥的開端是從何時何地開始,已經沒有人記得清楚了,由於遭遇的地形讓雙方都沒有投入全力的機會,於是變成大陣線上,交錯混雜在一起,整整長達十幾天的混戰,而添油的消耗戰術,也將佔據優勢從兵甲戰術訓練之利的唐軍,逐漸拉向具有三倍兵力優勢的天竺聯軍,

然後伴隨著稀疏的雨水天竺的季風季節也開始逼近,唐人擅長的火器威力,被天氣,以及糟糕的交通和輸送條件,進一步的削弱。

停止戰鬥,在雙方大軍的目視下,進行第一次姍姍來遲的交涉。

與此同時,來自海口的天賜州。沿河而上的一隻武裝,出現在了中天竺聯軍的後方,張彪例行到信德西部。寇掠和剽抄人口的大型武裝捕奴隊。因此,他毫不猶豫的攻擊了一個小邦軍隊的營地。

用投擲的燃燒物,放火攻擊了大象和象兵所在的營地,然後數百隻受驚而狂暴的大象。在營盤裡自相殘殺死了一小半,最後剩下衝破寨牆,在中天竺聯軍列陣的後方。來個中心開花。

然後就沒有什麼然後了,從後方崩潰的中天竺聯軍,根本無心抵擋正面壓上的大唐將士,丟掉了所有旗仗護衛僕從輜重的超rì王,差點就陷沒在陣中,成為唐人的俘虜。

用衷心臣下的屍骨,給他鋪出一條逃生的血路。而且他脫離戰場之後,想的不是如何重整旗鼓,而是奪取了靠攏部下的馬匹之後,一路不停的直接逃向了曲女城。

據說他出徵的時候,從德干高原中部走到北方的信德平原西部。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但是討回來居然就用了十幾天,堪稱一個奇蹟。而且他逃回都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除攝政太子的監守權利,將他打發到前線去組織軍隊。

太子的舅家兼王后家族激烈的反對,族長帶領一群大臣進入大黑宮殿面君之後,就在沒有出來過,只有宮城河道里流出來的血水。

然後以這個旨義為契機,在實力受損的老王、王族,外戚,留都諸侯和大貴族之間,爆發了慘烈和急促的內亂,當曲女城再次開啟之後,最後勝利者是一個名為姆多羅的王子。

幾乎沒有人會想到,王朝聯軍會失敗,也不會相信雄霸天竺兩大域的超rì王,會折戟在北方低地的平原上。因此帶來的連鎖反應是災難xìng的。

俘虜了十幾萬的青壯年,和數萬名從邦君、大臣、貴族到奴婢等,各種身份的天竺人。

數十家諸侯,數以百計的大小上種姓貴族,有一大半因此絕嗣,或是陷入某種繼承者的紛爭中去,他們幾乎無力抵抗勝利者的鐵蹄。跪倒在地上,將高貴的頭顱匍匐在泥水裡,或者變成路邊隨處可見,被砍光了斜叉的樹幹上,一串串人頭葡萄中的一分子。

選擇顯而易見

在曲女城的政變中,血腥屠殺了前代超rì王及其他王子的親族、擁護者之後,姆多羅王子,卻轉而對勝利者露出謙卑的態度,慷慨的將位於中天竺北方,除了德干高原以外,包括若干個總督省和十幾個大諸侯、附庸邦國在內的土地,全部割讓給了大唐的軍隊。

而事實上,唐人此刻所擁有的勢力,連控制整個信德大平原地區,都很勉強了。於是如何分封功勳將士和酬賞那些前來助戰的藩國部眾,永鎮其土,就成為新一輪的議題了。

事實上戰後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和尾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