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3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不論手段和方式如何,一個是至少表面都有勸人行善的教義,一個是迎合統治需要而不斷變通之說……然後就是要會善於經營和發掘人才”

我家雖然不敢號稱老子窮的只剩下錢了,但是也差不離了,光靠那本歷史地理圖冊上的分佈,派人到全國各地四處象土撥鼠一樣的打洞探礦,發現有符合條件的就圈地下來,然後該幹什麼還幹什麼,需要的時候只要隨便拿一個出來,都能拍賣出天文的收入,或者讓一個家族受用好幾代。

自從我家有錢,各色名目上門來募捐的的人也不少,天下寺觀禪林何止千萬家,象青城山、樓觀派、茅山宗那樣,有來自國家上層的直接供養,並擁有大量自營產業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道門院觀生存狀況,都要與地方地香火興盛有關,象這些外來夷教也是一樣的道理。

信眾的多少也代表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強大的經濟實力,也代表能夠養更多的僧侶道士,能夠建造更大更宏偉的道場,來吸引更多地信徒。以形成一個良性迴圈,從這一點說,主持好一個宗教場所,靠口才和學識,為信徒提供心靈上的籍慰,甚至是一些養生和延年的指導,以培養長期而穩定的客戶,這與後世經營一個企業理念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大凡宗教也和企業一樣符合人類審美的需求,需要一個相當光彩和美好的正面形象。大多數情況下菩薩總是一副悲天憫人的表情,天使總是慈愛而美麗的,那些偷偷摸摸用恐怖和畏懼傳教地古老教派,之所以被稱為邪教而始終不成氣候,就是因為雖然人性從來就不缺乏醜惡和黑暗,但是人心本能都向往美好的東西,就連後世曾經盛行一時的這個功那個功,最初也是用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類的美好願望,來打動人心。

說一千道一萬,我在地方上贊助那些佛門的真正理由只有一條。就是利用關係而已,對以個泛大陸都深受佛門影響的時代來說,佛門的身份是情報、間諜、商務等最好的掩護。甚至超過無孔不入的商人。因此,我門下往往會以個人的名義地。資助一些名深德隆的釋門大師,前往某地進行開拓式的傳教活動。並視情況從人力物力上,給與後續地資助。而作為代價和交換。他們地隨行弟子信徒之類當中,也有一些受過特殊培訓的人士。而在一些虔信佛法地國家,他們甚至可以成為傳統的政治勢力之外,擁有強大影響力地遊說集團……

象鑑真就是最有名的例子,他雖然身份超然地在正倉院接受王室、貴族供養,但是他的幾個弟子,卻接受貴族的邀約,到處遊學說法,更與奈良六宗的僧人集團,往來密切,甚至成為孝謙女王的座上賓,據說連王家成員,也不避於內室……更方便做一些以仰慕天朝為名的賣國行徑。

我又看了一眼坐我不遠處的那位詩佛王維,如果我沒說錯的話,他也是唯識宗的當代宗主,居然輕易就放棄了爭取的資格,而以旁觀者的身份……

“宗座,難道您都不說些什麼麼……”

擺滿香花果酒的上席,那位詩佛的弟子,忍不住開口道。

“說什麼……至少那位不是主張滅佛、去佛,而是限佛,這就足夠了……佛門之中,也該自省了……”

他淡淡的說道,

“佛骨舍利固然難得的聖物,但是為此熱衷到難以自已失去本心,已經變成魔障了……

唯識宗主張明心見性,奉的是漢明帝時,攝摩騰、竺法蘭二尊者帶來的《四十二章經》為根本,雖然比不過風頭最盛的唐密,也比不了世俗影響最廣大的南、北禪宗,也比不過以一句阿彌陀佛,就可大開教門方便的的淨土宗,但卻最古老的中土佛門法統之一。

最古老的另一個含義,也意味著在中土的時間足夠長,長到消化掉不合時宜的東西,淡化掉佛門胡地西來的色彩,而變的更加中土化……

“好了沒有……”

小東西不耐煩的聲音

“我還想看大和尚的論戰呢,怎麼出了唸經還是念經。

“回殿下,還沒這麼快,這場法會,至少要開上十天半個月,佛門八大宗門,數十支脈,也只到了一半讀,一些別派的宗主,因為離京師太遠,等的了訊息,估計現在還趕在路上,現在這些都是各家派出來試水的……別看他們爭的厲害,壓軸的正主兒到現在都沒現身,估摸著還沒那麼容易出手呢……”

一個聲音小心的回答道。

“至少那位坐鎮本寺的不空大士,還沒現身呢……

聽到這個名字,我笑了笑。

所謂密教。就是天竺末法時代,位保全佛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