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2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殿前兵馬雖驍雄。縱暴略與羌渾同。

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

此詩一出,不但否定了兩朝皇帝治理下。安

的大好和諧局面,還得罪了禁內的神策、神武諸軍,龍武軍也給罵上了,說神策、神武諸軍縱暴略與羌渾同,這不希奇,他們出身西番邊軍,本來就有很多羌渾的血統,可誰都知道龍武軍中的收容了大量的女子,動機也不那麼純良。那些朝廷大老更是以此為攀咬地契機,開展了新一輪的口伐筆誅的朝爭序幕,

心懷非怨,妄言國事的大帽子,欲追究之,還是王維等人為他出頭,集體上書聲援之,說士諫言當無罪,更何況所言非虛,才稍稍平復,自此,因為他敢言人所不敢言,是以人稱地下御使。連帶那群專門暗中收集各地聞報的人員,也被稱為新暗行御使。

“這位杜御使又有什麼是非麼”

我轉頭,問剛從襄陽趕過來的年輕參軍杜佑,杜甫也算是他的族叔,他有些苦笑的說

“朝廷這樁大事,卻與那為長叔,有些關係”

給我遞了一封翻譯過地密文。

原來絕句事件之後,餘波未了。

朝廷以大軍遙在外,軍紀難肅,且奏事蹉跎,委決延斷,為理由,有意在軍中改革監軍制度,改軍容觀察使為護軍中尉,並且由兵部派遣軍都虞侯,以監理法紀。頓時朝野一片譁然。

但結果出人意料地是,最先站出來反對的,卻是西北朝的當紅炸子雞——大小李宰相之一地李,此君堅決反對將中使監軍變成一種常設官,並且直言不諱的指出這些中使,許可權太大,本來只是承旨宣撫軍隊,溝通皇帝和將領的紐帶,最後卻藉著可以向皇帝打小報告的機會,狐假虎威向主將勒索好處和權利,甚至可以輕易影響和改變主將的決策,卻往往事後無須承當責任。

並且援引了邊令城敗壞國之干城,陷殺高、封二帥,間接導致哥舒元帥敗亡,以及當年一帶名將王忠嗣被索賄不成的內官落井下石的先例,在西北系引起無數共鳴,直接就在朝議上凍結了此事,由此,也讓那些內侍恨的咬牙切齒的。

但這位語不驚人不罷休。隨即反而又援引龍武軍的特例,建立三差一選制度。

所謂三差一選制度,在營以上由中軍派遣隨行參軍,以備參佐;在團以上由法曹派遣的軍法虞侯,以糾檢風紀;在隊上差遣以武學出身的見習士官為領副,這樣百戰老兵出身的下級軍官,達到一定層次,就有機會選如武學再教育,而外派的間隙士官,經過一段時間的經驗積累,也可以轉正;這種相互身份轉化,消除一些實戰派和科班派的鴻溝。依靠這三差遣,雖然龍武軍諸部常常天各一方,又常常就地擴充,卻總能牢牢掌握軍中的動向和保持軍隊結構的相對穩定。

一選就是,在火以下,讓士兵自選管理飲食的專人,比同火副算是半個官,也算是小小的自治精神,龍武軍的食料和餉錢是分開管理的,中間儘量減少過手的環節,象各種飲食用度,都是透過軍下諸曹,直接發放給各火選出來的管理士官,而軍餉則是以存取形式,由隨軍的飛錢商號合作背景的老軍互濟會和合作社,來發放日常錢和戰務津貼,還可以提供一些小額的透支和低息借貸,這樣運做下來,維持軍隊所產生的現金和物流量其實都很小,可以儘量減少舞弊貪墨的機會,以及高利貸、濫賭對士氣產生的影響,增加軍隊袍澤的凝聚力,又能減少因為人為的親疏遠近,造成的各種小山頭主義的後果。

這麼一來,雖然犧牲了一些傳統的效率,但不可否認對士兵計程車氣和軍隊歸屬感,很有好處。龍武軍創立以來,雖然時有供應跟不上或是發放拖延現象,基本沒有出現什麼鬧餉或者是患不均的事端。

另一方面來說,龍武軍的福利和伙食都很豐厚,將官都自有身家或者是世家子背景,多數不屑於按照慣例去剋扣那點士兵的人頭錢。也不需要特別打點什麼部門。相比之下那些西北邊軍出身的藩鎮軍、地方出身的守捉、團練兵就可憐的多了,一般只有主將直屬的親軍,才有足額全份的配給,吃空餉和抽頭現象,哪怕在號稱勁旅的朔方、河東兩大軍事集團中,也屢見不鮮,只不過是多或少的問題。

結果就把火燒到了龍武軍的一畝三分地,本來天下大亂,各地自募自守,原有的軍制大亂,亢官亢兵成災,到處流竄,各種名目的權設、兼理、同制、檢校官遍地開花。有人拉了幾百人的稈子,也敢自稱中郎將的名號,相比之下,龍武軍體制內的一點小動作,不算什麼。

再加上,

最近有人,借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