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安西都護府互通聲氣,堅持存在了許多年。
但是顯然那幾次,他們的要求,沒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只是按照一般藩國的規格給予象徵性冊封和賞賜而已。
因此事情一下子大條了,突然出現這麼一隻隊伍,可不僅僅是河中列國震動的問題,只怕連大食人都盯上了,畢竟是這麼大一幫人可沒法保密,恐怕留守當地的安西都護府,也受到了壓力。
根據阿羅罕的回報,
雖然安西都護府的那些人,不免有些莫名其妙,但總道是一個遙遠的外邦萬里來朝,對內戰中剛恢復過來的天朝體面,總是添光加彩的濃重一筆,因此也,不敢怠慢。
恐怕兩三天內,就會有邸文快行到,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脫出我的控制。
不過阿羅罕還可以透過一些手段讓這支隊伍在路上多滯留幾天,這個期間就需要我安排準備一下溝通和準備工作,怎麼能夠自圓其說,畢竟雖然我也兼管禮部主客司之類對外的工作,但是冒充國使,擅自出訪藩國,麻煩也可大可小的,如果朝廷肯認帳,象南海那樣許軍民宣威於國外,那是一項大功,如果不肯認,那就是私結番邦,陰蓄不軌云云……(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
第四百一十三章 誤會與執著
四百一十三章誤會與執著
震耳聵的山呼海嘯聲中,我很不合時宜的打了個哈欠。超速更新VIP小說專業提供電子書下載
那位越來越沉迷於宗教儀式,自覺身體好轉不少的皇帝陛下,今天破天荒的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決定接見這些各族聯軍代表,見軍容鼎盛以親賞之。連帶我們這些軍頭,也被拉出來陪同。
“不錯,不錯,”
我看著前面變幻如朝的陣型,環環相扣而整齊劃一。刀槍峻林,深邃入海,看起來人人具是雄壯威武,穿著劍南制式的鎧甲,組成各色的軍陣,前排的軍陣,隨著隆隆的鼓點鳴號起舞,做出種種激昂雀躍的雄武之姿。
還有穿紫衣的官人,在大聲的唱報名目。
不過,總覺得的還卻了點什麼,恩,是軍人的殺氣騰騰,這些人的眼神也未免太踴躍了,缺少了那種殘酷到骨子的戰意。
不過看到那些不時排成萬壽無疆、暨壽永康的彩色陣勢,中國人的廣場文藝匯演的情節,果然是悠遠流長啊。
“這有什麼好玩的……”
小丫頭無聊的別彆嘴,轉身去逗她的小白狼了,它正在地上攤著四肢在木地板上打滾,嗚嗚有聲的想把嘴上口罩一樣的勒子給弄下來。
自從被雨兒帶去相過幾次親後。小白狼又染上新地怪癬。除了在宮裡地時候習慣性地到處做標記。把杖班衛士地腳當成柱子撒尿外。每見到個陌生地女子。就會屁顛顛地跑上去。在人家渾身顫抖或僵硬地尖叫聲中。把鼻尖湊到人家地臀後嗅啊嗅地。或乾脆悄然無聲地踱步潛到受害地身後。突然喝叱喝叱地出一些十分曖昧地聲音。
所以小丫頭忍無可忍之下。乾脆象讓人想馬嚼頭一樣。給它上了個銀絲編成地嘴勒子。
朝廷已經陸續遣還隨回紇一通前來助戰地西域各國聯軍。不過聯軍各國地將軍、王公等。大部分還是藉機選擇留在了長安。比如那位於前國王尉遲勝。
“今秋官軍至。豈意遭戈……匈奴為先鋒。長鼻黃拳。”
我家門下曾經有一個叫戎昱地年輕詩人。在京華拾要地文抄上登載地《苦哉行》
形容地。就是眼前這些西域番胡組成地拓偈軍。眼前起舞地這一隊。就是據說是古涼州地驪人之後裔組成地揭擄營。驪人就是漢朝陳湯平匈奴時。俘虜地異種人所展成地群落。
我關注他們,也僅僅是因為,後世曾經有人考證他們地祖先和血統,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些人相貌與大多數唐人無異,溝鼻隆最多算一點混血的感覺,不過這種特徵在長安靠近西市的地方,滿大街都是。
他們和其他西北的軍人世家、村落一樣,多少沿襲了祖上特有的一些戰鬥技藝,比如善用盾戰,特別是盾陣,以木排牛皮盾結陣如魚鱗,尾相銜整肅秩然,則雖然箭石披淋雨搗,而紋絲不動。然後內掩之以弓弩,舉放瓢潑如雨,而敵不能持前。當年隋煬帝出塞外宣威,召見東西突厥可汗是,特地引了這麼一隻隊伍作為儀衛。
可惜他們現在表演的是一種用短槊配合盾牌,進行勾殺地陷馬陣。看起來更像是後世鼎鼎大名的鉤鐮槍手。可惜的是就是這些戰鬥技藝顯得過於繁複,那種配合無間戰鬥默契,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