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1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貌壞蕉嗌儆杏玫畝�鰲�

這次未嘗不是一個機會,拿陰私要挾一個可憐的女子,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可是相比有機會在那位李大公公身邊插進一個眼線,這些道德名譽上得失,似乎又不是那麼重要了。

代號“杞”的相關人等,雖然已經混近那位的身邊,但對方也不是省油地燈,他們只有使用一兩次的機會,作為簡單的訊息來源太浪費了。

“你打算讓誰去做……”

“當然是同宗……比較方便”

溫哲一板一眼地回答,顯然他早有了人選。

“那讓誰來監督……”

“新進的那個盧子良,就可以考慮……”

“他……”

我愣了一下,想起那張陰陽臉,或許可以試一試。

正在討論間,門口的僉事房又送來兩個鐵盒子,分別是海南和夷州的印記。

先用特殊地鑰匙開啟夷州的盒子,先看到的是函頭上“夷州動亂始末……”

我一把抓過,再看下去,心才稍稍放了下來。

嚴格說是,與有一定統治基礎,可以採取懷柔和歸化政策的海南不同,夷州因為早起不開化的土著抵抗激烈,一直是相對嚴格軍管體制,大量使用俘虜和奴隸,進行消耗性極限勞作,十不存一二,才從密林中來出一個個聚落和連線的道路來。

隨著後期流放到島上地人口增加,土著死的死逃地逃,除卻被大量擄為奴隸,或向官府降服以定期的勞役,獲得居留和交易權地所謂歸化部落,殘餘的土人逐漸退縮到島內地深山中。

管理方式也生了變化,一些沿海靠近河口的,開始象正常的城邑一樣建立起戶、裡、鄉、縣的邑司政權來。各種倭國、新羅、安東、南海來源的移民,慢慢的填充滿各個據點城寨市邑中的空白,建立起一個個農莊聚落來。軍管的色彩還是很濃重,一些莊子的主人,就是在戰爭中孑然一身,自願接受退伍安置的老兵。

但隨著浙西民變的爆,情況再次生變化,幾乎每個月都有大量被官軍擊敗的俘虜,源源不絕的被送上島來,甚至有一些是為了冒功被擄來的良民,以交換各種就近出產的稻米、瓜果、布匹等物資。

在利益的驅使下,從天平之亂開始到結束,光是平叛的河南、淮西兩支部隊,就先後俘獲的大概有十幾萬人,其中相當一部分在遷徙到海邊之前就因為缺衣少食而死掉,還有一部分到了海上才支撐不住死掉,剩下到了夷州,又有相當部分因為不能適應環境、水土不服等因素病倒甚至死亡,最後活下來的主要是身體素質稍微好一些的青壯。

但是短時暴增的人口,也大量衝擊到現有的管理體系。

巨大就食和管理的壓力,讓夷州邑司幾乎應接不暇。這些新移民也不見得都是善男信女或是無害的乖寶寶。

結果,對於後來這些上島的不安定因素,除了那些有技藝的人被留在城邑內,其他人都採取一種殘酷的放任開荒,只給基本的生產工具和幾天份的口糧,把他們驅趕到島內去,與那些土著爭奪生存空間。

大片的林木被砍伐,無數的野獸被獵殺一空,一個個臨時的居民點在那些土著山寨的廢墟上建立起來,還好島上大部分季節都氣候溫宜,雨水充足,動植物豐富,只要堅持過最初的階段,都能存活下來。有他們作為緩衝,島內的殘餘土著,也很難對沿海的居民點造成騷擾。一切似乎都很理想,除了其中損耗掉的人口。

後來被流放到島上的叛軍將士,也如法炮製,沒想到這一放就放出問題了。僅僅用了半年,那些被流放地前叛軍軍將,和更早一步被配到島上的浙西亂民,在島內因為某種因素結合在一起,動暴亂,誘出城邑里的守軍後,乘機包圍了城邑,奪取了港口想奪船回到大陸。

可惜季節不對,港口中的船隻很有限,聞

錨出海,更缺乏懂得操船的人,這些臨時組合起來卻因為爭奪有限的那十幾條中小海船隻上的空位,而自相殘殺起來,許多人因為爭搶船上的空間而相互踐踏推壓,甚至因為無節制地爬上船隻,而導致船過重傾覆沉沒,一時間海上飄滿了溺斃的浮屍。

等到例行往還海南夷州安東之間的船隊到達,那裡已經變成人間地獄,活下來人已經放棄了希望,重新逃會島內,大片農莊被焚燬,無數作物被破壞,但是除了那些墾奴和附庸人口損失比較厲害外,大多數早期移民,因為嚴格的軍管制度,而及時躲進城寨裡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現在正在沿海抓捕那些逃散的亂民。

夷州地動亂,也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