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3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資料,雖然在回程途中,各種船上設施損毀嚴重,為了減少壓艙的重量,連一路收集的物產樣品和交易來的珍奇物品,都不得不丟進海里,但大部分的航行資料,還是被盡心儲存下來。

雖然不算很完整,而且是季節性的,但是對正在開拓的航路,卻是一個突破性的現,比如透過傳統的海路資料,以及後世描繪的大比例海圖,進行反覆對照和校正,一些有去無回的死亡海域和迷霧一樣的船隻頻繁失事地區,將有變成通途的可能性。雖然沒有找到前往大秦國的海路,卻現了前往黑色非洲的航線,也算是所謂的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帶回來了與大食人交戰的經驗,以及一個特別的紀念品,多次次差點被精神緊張的水手們當成累贅和災星,丟進水裡獻給海神的大食女人。

她還有另外一個自稱的身份,據說躲藏在摩陵國以北的沙漠裡,前倭瑪亞王朝的殘餘部眾某位領之女,當然了,當初她是當作某艘沉沒的崑崙舶上戰利品打撈起來的,在那些打算被運回廣州當作珍奇物品售賣的各色奴隸中,她能夠唯一倖存下來的理由,僅僅是因為,損失了大量同伴和船上物資的倖存們,需要一個活生生地見證物。

一個粗通大食、大秦、吐火羅、崑崙族等數種語言和文字的俘虜,總比那些滿身傷痕和汙垢,被調教的呆呆傻傻一文不名的奴隸,更有說服力一些,至於她在船上和那些水手們生了什麼,那已經不重要了。

這次意外生的跨洋旅行,讓能夠僥倖回來的人幾乎筋疲力盡,大部分人在踏上交州港的土地後,就了各種寒熱症一病不起,不得不留在附近養病兼觀察,因為還有人象是在漫長航程中,耗盡了健康和體力,大病中再也沒挺過來,由於害怕帶回來瘟疫,僅有地一些沒病的人,還被強制羈留在當地修養。

只有他們帶回來的東西,被用最新式的飛魚快船,由當地巡檢和團練最精銳計程車兵,護送到瓊州整理彙編後,又轉送到廣州最快的驛站,快馬加鞭送到長安來。

但儘管如此,他們回來的訊息,還是從每天頻繁往來交州廣州的航船中,迅速在廣南傳播開來,並因為南海都督府刻意的封鎖,反而使傳聞越傳越離譜,造成了巨大的反響,據說就在訊息北上出來地前一步,已經有人遞書到海南派駐廣州的奏事院,希望能開放許可權與許可,由官方牽頭組成船隊,與大食國進行交涉,並尋找比大食更遙遠的“遍地珠玉,河淌金沙”的極西之地去。

“雖天際窮不毛之地。無不可通之理焉”。

“東南之利。舶商居其一”。

我這兩天。都在咀嚼著聯合請命書上這兩句話。思索著怎麼從官方討以個名正言順地理由。廣州可比不上西北地威脅。可以拉人做點小動作。廣州對大多數朝臣來說實在太遙遠了。更別說更遙遠到不知所謂地崑崙國。

各國海盜襲廣州地理由已經用過了。藉著打擊海盜地由頭。馮越拉虎皮做大旗。組成艦隊把天竺沿海地小國。都給宣威或說是教訓了一遍。

此時地天竺。可沒有後世阿三夜郎自大式地牛皮哄哄。還是被稱為五方天竺地百國千城。眾多土王諸侯領主。按照不同地宗教族群大混戰地時代。王國林立。強國控制弱國。小國依附大國。依附關係變化無常。一國之內。王權、政權、地權、賦稅徵收權。也分散在不同地階級手中。

而自從孔雀王朝地阿育王、芨多王朝地迦膩色迦王。塔內薩爾王朝地戒日王之後。最有可能稱霸天竺地帝那伏帝國王阿羅那順。頭腦熱地派人襲擊唐朝使團。結果被唐朝駐天竺地正使王玄策。借西域吐蕃兵從東天竺地老家。一直推到中天竺給活抓回來。成為太宗昭陵站崗地十二過君王之一以後。五方天竺國。就再沒有出像樣地強大政權。

現最大規模的戰事,就是帝那伏帝滅亡後,東天竺新崛起的帕拉、普拉蒂哈拉、拉喜特拉庫塔三個較大國家,還在為爭奪戒日王朝留下的舊都曲女城而征戰不休

而在五方天竺中,又以南天竺的諸侯最為孱弱,而南天竺的諸侯,又以沿海列國最富,對海貿之利的依賴也最大。

因此,在巡遊過程中,除了靠近室裡佛勢國的地區外,真正需要動用武力的機會並不多,大多數見到龐大的船隊,先派人送來瓜果羊酒來,然後再派大臣請示交涉。

沒被教訓過的,也多表示出相當的姿態,比如開市留舶、官方特定專案的貿易許可,指給居留區和曬帆補水地,許給寺廟的土地,營建堡寨設施,乃至在其國內設立官方的會館、行棧、經營百業的優先權,派人參與港口管理,共同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