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3 / 4)

日本人自己就會立刻把這位“聖將”直接送進瘋人院。

當初由小笠原長生“首創”的“平遠”晾衣故事,經過田漢“二傳”,變成了“濟遠”晾衣,然後再經由唐德剛“三傳”,演繹出了“定遠”晾衣!這個無比荒唐可笑的故事竟然被當成了重要的“史料”在好多書中引用,最後矇蔽,誤導了幾乎整個中國的史學界!

直到後世,中國海軍的將士們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感覺抬不起頭來。

這到底是中國海軍的恥辱,還是中國史學家們的恥辱?!

如今,因為孫綱這隻“小小蝴蝶”的關係,“聖將”早已在海底餵了王八,那本傻X《全傳》也不可能出世了,後世的中國海軍將士,將不會再以這個為永遠的恥辱了吧?

孫綱和張蔭桓等人在艦橋上說著話的時候,英國人很快回來了,帶來了日本明治天皇專門給中國和朝鮮寫的親筆“停火書”,上面說“因清國朝鮮與日本阻於海道,又以本土戰亂,無法通達訊息,故先下止戰詔書與四國,待清。韓兩國使來,再申和平之意”,天皇在書中“懇切”地說,“自交兵以來,三國億兆生民,慘遭塗炭,朕心實慘傷,不忍兵禍連結,遂先命海陸各軍停火,專候貴使到來。以達和平之願望。”

真是說的比唱的都好聽哈,那麼天皇陛下在“停火書”中為什麼不說明白,這場戰爭是誰挑起來的?

孫綱他們和朝鮮使團商量了一下,決定先接受這份“停火書”。但是對英國人說明,這只是日本人的“單方面停火”,中國和朝鮮得視稍後局勢的發展請示本國後再決定是否同日本結束“戰爭狀態”,雖然現在從事實上講,中朝軍隊也以經向日本停火,但那是對“英國朋友”地“友好表示”,不是對日本人的。

在英國人一再保證中朝使團“絕對安全”的情況下。孫綱一行人終於踏上了日本國土。

第一次來到了日本的首都,這座大城給孫綱的感覺卻遠不如“天子之都”的北京繁華,木構的古建築和一些看上去不倫不類的西式建築混雜在一起,街巷狹窄,房屋低矮,又歷經了戰火的洗禮,顯得殘破不堪,中國海軍對這裡的炮擊其實並沒有傳說中地猛烈,只是苦味酸炮彈引發的大火確實給這座以木構建築為主的城市造成了不小的破壞,雖然經過了一定地修理。現在在街上行走,孫綱依然能看到很多地方有被大火焚燒過的痕跡,周圍沒有多少行人,街道顯得冷清而肅殺,走在街上的人望著這些“奇裝異服”的清國人和朝鮮人,臉上卻看不出任何仇恨和憤激之色。

只有無盡的冷漠。

原先張蔭桓擔心日本人見到中國人和朝鮮人不衝上來向他們撇石頭就不錯了(他老人家腦袋上回被日本人一石頭打的那個青包在他的“心裡”現在還沒消),孫綱都讓林文昊等護衛和衛隊做好了戰鬥準備,一旦日本人找事就毫不猶豫地開槍,孫綱說了。“不用客氣,打死了算本大人的”,連金舜姬都把自己的金手槍別在了腰上,準備隨時開火,可現在看來是用不著了。

孫綱向來護送他們前進的英國衛隊軍官瞭解了一下現在東京的狀況,這位軍官告訴他,英軍進入東京後日軍幾乎沒有抵抗就放下了武器。英軍很順利的佔領了全城。日本警察還上街幫助英軍維持秩序,現在城市的治安很好。沒有發生什麼惡性事件,日本政府現在已經完全處於英軍的控制之下,經過英國的邀請,法德俄美等國使節已經到了,因為來的都是重量級人物,英國把各國使節安頓在日本皇宮地別苑,現在他們去的地方就是那裡。

據這個英國軍官講的,英國殖民地事務大臣約瑟夫。張伯倫現巴巴從國內趕來,法國外交部長戴奧菲爾。德爾卡塞也來到了日本,德國派來的是外交大臣德皮洛夫,俄國是外交大臣洛巴諾夫來談判,美國也是國務卿海約翰親自出馬,從這架勢就可以看出,這些國家對日本問題的重視。

如果加上大清和朝鮮,那可就是“七方會談”了,孫綱在心裡暗暗想著,不由得失笑,也有一絲高興。

這次會談表明,經過兩次對日作戰的勝利,中國的國際地位已經大大的提高了。

對安排他們住在日本皇宮裡的大英帝國地這種“慷他人之慨”的行為,也很是讓孫綱在心裡鄙視了一下。

以商業立國的大英帝國這次對中國如此的重視,其實也表明了大英帝國現在因為“手”伸得太長太遠,面對世界新興強國的挑戰,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

從英國的角度考慮,在日本已經無法替英國看住東方的形勢下,中國有人數眾多地陸軍和擁有四支艦隊地強大海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