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堅固的要塞。據美軍的情報機構分析,馬紹爾群島至少有10個航空兵基地(只是推測,根本無法證實)。自第一次太平洋會戰和“中途島…珍珠港”戰役結束後,美軍再未能進入這一海域活動,而且美軍在馬紹爾群島附近也沒有什麼機場可以用飛機對這一海域進行偵察。只有美國潛艇偶爾出現在這裡,進行偷偷摸摸的偵察活動。
由於美軍在太平洋戰場能夠使用的地面部隊,有很大一部分部署在各個基地擔任防禦任務,中太平洋部隊的實力雖然已經逐漸加強,但其總兵力離作戰計劃的要求還相差甚遠。另外,在1944年的夏季前後,誰也不知道在星羅棋佈的華軍“史司防線”要地附近應該怎樣使用航空母艦去對付華軍的岸基航空兵。同時,到這時為止,美軍還沒有什麼行之有效的關於登陸作戰方面的經驗。在此前,美軍所實施的幾次登陸作戰都是在無設防或防禦薄弱的海岸實施的。因此,華盛頓和珍珠港的參謀人員得出的結論是,進攻馬紹爾群島應該採取“逐步接近”的方式,使美軍的岸基航空兵能夠進行充分的空中偵察,並與航空母艦上的飛機相輔相成,協同作戰。
說起來容易作起來難,想要實行這種“漸近”的作戰計劃對美國海軍來說並不容易,由於馬紹爾…吉爾伯特…薩摩亞島鏈與索羅門群島大致平行,這個島鏈一直是華軍關注的重點。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華軍立即佔領了吉爾伯特群島,並在馬金環礁修建了機場,把這個群島變為對東南太平洋進行偵察的一個重要基地。美軍曾派潛艇運送海軍陸戰隊的一個營偷襲了馬金環礁,使華軍誤以為這可能是美軍要在此登陸的前兆,因而加強了這裡的防禦。由於中國海軍仍然掌握著制海權,實力剛剛得到恢復的美國海軍不願意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同中國海軍再來一次賭博式的海上決戰。因此美國海軍參謀部制定了一個類似日德蘭海戰式的計劃,即以輕型快速航母組建的分艦隊作為“誘餌”對馬紹爾群島進行“打了就跑”的襲擾性空襲,而面對這樣一直力量有限的艦隊,中國海軍肯定不會出動主力艦隊,更可能是的派出一支具有一定力量和規模的分艦隊前來迎戰,而這時美國海軍則出動主力航母艦隊攻擊,一舉消滅這支華軍分艦隊,改變雙方的力量對比,然後大舉進攻馬紹爾群島,實施強襲登陸作戰,逼迫中國海軍主力前來在不利的情況下進行決戰。
而在這個作戰計劃當中充當“誘餌”的,便是斯普拉格少將率領的這支快速航空母艦特混大隊——太平洋艦隊第17特混編隊。
第17特混艦隊的主力是“獨立”號、“貝勞伍德”號和“普林斯頓”號三艘輕型快速航空母艦,這三艘航空母艦都屬於“獨立”級。
由於在大戰中損失慘重,美國海軍急需大量的航空母艦服役,而新造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無法迅速滿足戰爭的需要因此美海軍著手將船型適合作航空母艦的九艘“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改建為輕型航空母艦,並重新定型為“獨立”級航空母艦,“獨立”級九艘航空母艦均為紐約造船廠建造。
“獨立”級航空母艦的標準排水量為11495噸,滿載排水量為15200噸,艦長18964米,寬3374米,吃水738米,最高航速315節,15節航速時續航力為12500公里,載機量45架,配備有雷達和高射炮。作為輕型高速航空母艦,“獨立”級和“埃塞克斯”級艦隊航空母艦一起,成為了目前美國太平洋艦隊航母編隊的主角。
除了9艘“獨立”級航空母艦,美國人為了報太平洋艦隊被殲之仇,把原計劃建造12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計劃進行了大幅度修改,將建造數量提高到了32艘,美國海軍並且下了死命令:所有的造船廠一律停止建造其它大型船隻的計劃,優先建造“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和“蒙大拿”級戰列艦,並且採用了三班倒流水線建造,集中力量按照標準設計方案進行批次生產,從而使造船廠能夠很順利採用流水線作業。此外,在鋼型和鋼板、艦上裝置、機械以及武器各等方面也都實行了高度標準化。美國人的努力使“埃塞克斯”級航母的建造週期極大地縮短了,有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只需14個月便建成服役。
為了能夠早日奪回制海權,美國海軍新建造的各種艦隻在完成試航後都立即派到艦隊中服役。象派到珍珠港的一些新艦均編入特混大隊去執行戰鬥任務,以期在實戰中進行訓練和提高作戰能力。
對於斯普拉格來說,他的艦隊已經不是第一次在這一海域執行作戰任務了。9月初的一天,這個以3艘輕型快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航空母艦特混編隊襲擊了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