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部分(3 / 4)

小說:執宰大明 作者:熱帶雨淋

裡的人,向消瘦武官提了一個條件。

消瘦武官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隨後擺了擺手,屋子裡的人就帶著方夫人離去,反正方良現在手腳都束縛住不可能對他產生什麼危險。

“說吧,你有何事要告訴本將軍。”等刑房的門關上後,消瘦武官不動聲色地問道。

“指使我行刺義國公的人來頭很大,如果要是讓他們知道我背叛他們的話肯定會對我家人下手,因此我告訴你後希望你能把我的家人送進鎮國公府。”方良遲疑了一下,神情凝重地向消瘦武官提出了條件。

“鎮國公府?”消瘦武官聞言頓時面露驚訝的神色,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方良會選擇鎮國公府來當家人的庇護所,據他所知方良涉及到謀害李雲天,將家人送到鎮國公府豈不是找死,最好的結果是被鎮國公府的人打出來。

“鎮國公是一個義薄雲天的君子,絕對不會傷及家人,我相信英睿郡主會收留我的家人。”方良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訕訕地說出了理由,他覺得造化弄人,他忙活了一場,到頭來竟然需要鎮國公府的保護,說出去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方良之所以做出這種選擇也頗為無奈,在他看來京城最安全的地方就是鎮國公府,只要他的妻兒能進入鎮國公府那麼就等於有了一個保障,無論是誰都很難傷害到他們。

歸根結底,這與李雲天平常優良的口碑密切相關,誰都知道李雲天是一個信守誠信的人,而且行事向來溫婉不會趕盡殺絕,在他的帶動下整個鎮國公府也都很重誠信。

所以,雖然方良可謂是李雲天的仇家,但是他還是選擇把妻兒託付給鎮國公府,無形中已經承認了李雲天在大明官場上的特殊地位,是一位連對手都要尊重的人。

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方良知道自己難逃一死,故而唯有給家人打算,給他們找條活路,他願意為此付出任何代價。

第835章 驚人供述

夜幕降臨後,張輔急匆匆進宮去見張太后,隨行的有京畿都督府那名負責審問方良的消瘦武官,以及陪審的刑部和錦衣衛官員。

張太后正在用晚膳,得知張輔一行人緊急求見後立刻屏退了慈寧宮的宮女和內侍,很顯然他們從方良那裡獲得了重大資訊。

“啟稟太后,方良已經招了。”給張太后下跪行禮後,張輔起身神情嚴肅地稟告道,“按照他的交代,幕後指使他這樣做的人有三個,一個是工部左侍郎王輝,一個是內閣閣員楊浦,另外一個是親軍都護府副都督陳天雷。”

“什麼?”雖然張太后心中早有準備,知道暗中指使方良的人是朝中權貴,可是當得知這三個人的名字後還是大吃了一驚,尤其是親軍都護府副都督陳天雷,手裡可掌握著皇城裡近一半的親軍。

“太后,依照方良的說法,平常都是楊大人在文淵閣裡向他下達指示,包括誣陷鎮國公。”張輔見張太后神情愕然,於是開口解釋道。

說實話張輔也感到很意外,萬萬沒有想到此案竟然涉及到了楊浦、王輝和陳天雷,要知道楊浦三人平常在朝廷裡行事非常低調,根本就不引人注意。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楊浦、王輝和陳天雷倘若真的勾結在了一起,那麼三人保持低調的行為可以解釋為用來掩飾其險惡居心。

畢竟,這種明為清官實則奸臣的例子張輔見過太多太多,所以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向張太后稟告,楊浦三人身為六部堂官一級的重臣,唯有得到張太后的懿旨他們才能對其進行徹查。

“此事事關重大,不能單憑方良的一面之辭。”雖然心中震驚,但張太后畢竟經歷過太過的風浪故而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沉吟了一下後向張輔說道。

“稟太后,方良說楊大人和王大人、陳都督行事謹慎,並沒有留下任何證據,不過他曾在一次與三位大人會面時無意中撿到了一張李記金鋪的貨票,貨票是一尊定製的金玉觀音像,懷疑是三位大人中一個所遺留,因此臣已經派人去李記金鋪查詢貨票的主人。”

張輔聞言一躬身,告訴了張太后一件事情,他自然清楚不能單憑方良的證詞就認為楊浦三人有罪,畢竟現在是非常時期,任何的過激舉動都會招來朝臣們的劇烈的反應。

如果宣德帝依然在建的話,可以將楊浦三人交到錦衣衛北鎮撫司徹查,反正錦衣衛北鎮撫司勿需證據就能逮人訊問。

可現在宣德帝已經駕崩而新帝尚未登基,這個時候如果張輔強行審問楊浦三人,或者將其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那麼在朝堂上的官員看來肯定會以為這是在黨同伐異,趁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