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有勞於國,亦非一日。前者因都指揮王雄不能撫綏,生事虐害,致爾驚恐,絜家逃竄……特遣指揮金聲齎敕諭爾,爾等前過出於不得已,朕已深知。”
李雲天當時是庶吉士,負責起草洪熙帝的詔書,其中就有給楊木答兀的這一道敕諭,故而對楊木答兀的事情一清二楚。
隨著洪熙帝的這道敕諭,洪熙元年十月,楊木答兀的弟弟楊滿皮在猛哥帖木兒的護送下赴京城朝覲,於宣德元年年初在京城見到了宣德帝。
因為猛哥帖木兒護送有功,宣德帝隨即升猛哥帖木兒為都督僉事,並賜予了冠帶,楊滿皮也升任為千戶。
宣德帝敕諭楊木答兀:“爾等昔事我皇祖太宗文皇帝效勞於國,亦有年矣”,“爾等即能改悔,遣弟楊滿皮等來朝,足見嚮慕之心”。
楊滿皮在京城受到宣德帝的感化,因此開始心向大明,回到毛憐衛後勸其兄楊木答兀接受招諭。
其實,楊木答兀在毛憐衛過得並不如意,他本想駐牧在毛憐衛最為富饒的孔州,可是被朝鮮王李陶拒絕。
孔州原本是建州女真斡朵憐部的地盤,後來猛哥帖木兒被朝鮮國軍隊用武力趕走,不得不率部遷去了清山城,但是還有不少斡朵憐部的族人在孔州。
雖然孔州已經被朝鮮國控制,但楊木答兀要想在孔州立足必須要經過孔州名以上的主人猛哥帖木兒的同意,以免引發雙方之間的誤解。
猛哥帖木兒以禮待人,處事謙讓,體諒楊木答兀的難處,由同為女真一族,因此允許其在孔州駐牧,特意給差人移文朝鮮王國慶源府。
公文中提到,久居開原的女真人楊木答兀“因自中之亂,未得安住”,率領“婦人小兒千餘名,欲居於孔州,隨後出來”。
三個多月後,鹹吉道兵馬都節制使何敬向朝鮮王覆文,稱“楊木答兀連家小軍丁男婦數千之眾”。
很顯然,猛哥帖木兒在公文中有意縮小了楊木答兀的人口數量,以免朝鮮王國對孔州地區女真勢力增長心生警惕。
朝鮮王李祹為了擴張領土自然不願意讓楊木荅兀率部移住富饒的孔州,如此一來朝鮮王國將減弱對孔州的控制。
根據《李朝實錄》世宗記載,楊木荅兀“驍勇無比,一有激怒,制之甚難”,而“猛哥帖木兒、楊木荅兀皆鉅奸”。
如果楊木荅兀移住孔州的話那麼勢必增強建州女真的力量,因此朝鮮王李陶對猛哥帖木兒答覆:稱楊木荅兀是遼東人不可許其進入孔州境內。
楊木答兀敬重猛哥帖木兒,為不使其為難隨即遷往圖們江北進住與世隔絕的深山老林,生活困苦。
因此,接到了宣德帝的敕諭後,楊木答兀心中已有轉意,開始分批護送所虜的漢人返回遼東。
不過此事一開始就遇到麻煩和阻撓,當楊滿皮率領數百漢人走至阿木河時被埋伏的朝鮮國軍隊襲擊,所帶的漢人皆被劫走。
楊滿皮隨後派千戶於乙於、百戶多陽哈等至咸鏡道要求朝鮮國送還那些人口,而朝鮮王國經過一番謀劃後答覆:
“今投來人曰,我等原住開陽城,曾為楊木荅兀所擄到阿木河,童猛哥帖木兒弟凡察、於沙哈子權豆等分執為奴使喚,或轉賣兀狄哈,不勝艱苦。願因大國欲還鄉土。夫上國之民,欲還本土而來,禁之不可。且再降聖旨,令本國推刷,汝等所知也。今若送還付汝等,則有違大體,不可從也。”
朝鮮王的意思是永樂二十二年的時候永樂帝曾經給朝鮮王國下旨,讓朝鮮王國從楊木答兀手中救取被其擄走的軍民,所以他們這次劫走那些軍民只不過是奉旨行事而已。
因此,朝鮮國軍隊將那數百名漢人以朝鮮王國的名義送往了遼東,這引發了楊木答兀的不滿,如此一來的話那些漢人就算在了朝鮮王國的頭上,因此翌年遣楊滿皮與與咸鏡道交涉,結果無功而返。
第667章 拉攏
由於朝鮮王國不允許楊木答兀分批送還所擄漢人,再加上楊木答兀所處的深山老林條件艱苦,為了不至於餓死人必然不斷放走被裹脅來的漢人,那些漢人自然要去最近的朝鮮國官府尋求幫助。
因此,在宣德五年之前,朝鮮王國一共送到遼東數批從楊木答兀處逃離或者放走的漢人,數量達到了千人。
宣德五年,猛哥帖木兒差人與朝鮮國咸鏡道道交涉,曰:“帝下詔於我,令刷還楊木答兀所虜大明人物。我欲刷送,但道經兀狄哈部落,恐被掠不能達也。曾赴貴國者,已皆遣還,今欲刷送貴國護送上國。”
朝鮮王國回覆:“潛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