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部分(2 / 4)

小說:執宰大明 作者:熱帶雨淋

要來自韃靼部,作為大元帝國的繼承者,韃靼部裡面有著數量不少的漢人、契丹人等百姓,絕大多數都是奴隸。

對於其中的漢人士兵而言,有的是當年跟隨北元撤到草原的百姓,有的則是被北元士兵所掠奪的大明邊民,還有的是投靠了北元的明軍戰俘。

李雲天很清楚,阿岱汗把這些僕從軍派往銀州城,是為了讓他們充當攻開啟原城的炮灰,很顯然僕從軍會擔負起攻城的重任,其結果必定死傷慘重。

不僅如此,查干巴拉還意外地得到了一個訊息,瓦剌衛拉特部首領脫歡有立北元后主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的曾孫脫脫不花為蒙古大汗的意圖,進而取代阿岱汗繼承北元帝國的帝位。

很顯然,脫歡是想挾天子以令諸侯,用有黃金家族血脈的脫脫不花來掌控北元帝國的政局,這對李雲天無疑來說是一個好好訊息,他自然巴不得韃靼和瓦剌因為北元帝國的帝位打起來,這樣一來大明將漁人之利。

雖然李雲天希望韃靼和瓦剌火拼,但他卻不能把希望寄託在這個上面,以目前的態勢來看韃靼和瓦剌的聯盟還非常穩固,至少在與大明的戰局穩定之前雙方不會鬧出什麼大亂子出來,否則他們前期的策劃可就付諸東流了,無論是北元太師阿魯臺還是瓦剌衛拉特部首領脫歡都不願意看見這一幕的發生。

不過,這件事情對李雲天來說也有一個好訊息,脫歡想要擁立脫脫不花為蒙古大汗的事情既然被查干巴拉打探到,那麼絕對已經傳到了阿魯臺的耳朵裡,這會使得阿魯臺和脫歡之間的關係更為惡劣,以後倒是可以用來做做文章。

除了蒙古軍隊的情報外,查干巴拉還在海州城見到了被阿魯臺派人押送來的明軍戰俘,這些戰俘來自宣德帝的北征大軍,其中包括興平候趙勇和永平伯楊威。

趙勇是宣德帝北征大軍的先鋒官,而楊威則是押糧官,兩人在飲馬河一戰身受重傷,故而成為了蒙古軍隊的俘虜,是蒙古軍隊所俘獲的級別最高的大明官員。

阿魯臺的目標本是宣德帝和隨行的那些文武大員,不過在驍武軍的拼死阻擊下蒙古軍隊追了一路也沒能截住宣德帝,只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越過外長城進入山西行都司的地界。

趙勇和楊威來到海州城後就被遊街示眾,阿岱汗要讓海州城裡的百姓知道宣德帝北征大軍被蒙古軍隊擊潰的事情,讓百姓們乖乖臣服北元。

海州城的百姓原本不相信宣德帝戰敗的事情,認為是蒙古軍隊為了蠱惑民心而散播的謠言,在他們的印象裡歷來都是北元被大明追著打,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永樂帝五徵漠北的豐功偉績還歷歷在目,誰會想到堂堂的大明雄師竟然會敗了?

可是,當見到趙勇和楊威等人後百姓們的心境紛紛發生了變化,望著那些垂頭喪氣的明軍俘虜們他們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隱隱約約意識到宣德帝可能真的戰敗了,這在海州城百姓中間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誰也不想再回到北元統治的困苦時代。

對李雲天來說,清風谷一役倒是一個救趙勇和楊威等人的絕佳機會,趙勇和楊威等明軍戰俘一定會隨著蒙古軍的援兵前往銀州城,然後被押往開原城勸降,他可以趁勢在清風谷將他們救下來。

隨著查干巴拉返回開原城,李雲天與北元在遼東的較量正式拉開了序幕,遼東戰局對大明至關重要,牽制了北元十餘萬兵力,在他看來不容得有半點閃失。

第683章 關門打狗

三天後的晚上,李雲天率領著由兩萬驍武軍、兩萬女真兵和兩萬遼東明軍組成的六萬大軍輕車簡從,在夜幕的掩護下悄悄離開了開原城,秘密趕往清風谷設伏。

為了不驚動銀州城的蒙古軍隊,李雲天特意走遠路繞過了銀州城,按照路程推算的話他們將在五天後抵達清風谷,而那個時候蒙古兵應該還在前來清風谷的路上,應該會在第六天或者第七天的時候趕到。

因此,李雲天讓大軍僅僅帶了八天的軍糧,這意味著他準備在清風谷破釜沉舟與北元援兵背水一戰,不成功便成仁,屆時只有打了勝仗明軍才能從北元援兵那裡奪取口糧,否則即便是不死也要面臨被俘的命運,沒有軍糧的話士兵們根本無法逃走。

顧禮裕隨著李雲天前往清風谷,開原城留守的最高武官成為了裴俊,忐忑不安地等待著清風谷的戰報,他已經準備好了後勤輜重,只要捷報傳來就組織人手給李雲天運糧,同時接收俘虜。

經過一番日夜兼程的急行軍後,李雲天按計劃在第五天中午趕到了清風谷,他一邊派出斥候打探北元援兵的訊息,一邊讓大軍就地休整,開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