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著山海關大軍營地的動靜,同時讓京城九門的京軍加強戒備。
薛義抵京後,孫皇后前往慈寧宮就以太子的名義調動山海關守軍向張太后請罪,事已至此張太后又能說什麼,作為一名過來人她能深刻體驗到孫皇后對太子的舐犢之情,當年宣德帝登基的時候她也是恨不得調兵保護身為太子的宣德帝,可惜那個時候她並沒有孫皇后的權力,無法調動五軍都督府的兵力。
既然太子是大明的儲君,張太后也就沒有責罰孫皇后,雖說孫皇后此舉有後宮干政之嫌,可話又說回來了,現在干政的又何止孫皇后,張太后首先就破了這條規矩。
這並不是張太后對權力有渴望,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誰讓太子只有八歲,如果張太后不給太子撐腰的話那麼太子豈不是就會被朝臣們玩弄於鼓掌之間,她可不相信那些平常裡冠冕堂皇地把“忠君報國”掛在嘴邊的朝中大臣會真的老老實實地忠於太子。
張太后能給太子撐腰,那麼太子的生母自然也有這個權力和資格了,別看孫皇后平日裡在皇宮行事低調,但是其骨子裡也不是等閒之輩,否則豈能做到太后的寶座?
值得一提的是,孫皇后日後經歷了大明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兩次改朝換代事件――土木堡之變和奪門之變,對景泰帝登基以及正統帝復辟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謂是一名深藏不漏、神華內斂的皇后。
就在薛義抵達京城的同時,城外驍武軍大營中爆發了一場群毆,由於近來士兵們情緒比較壓抑,故而因為因為口角引發了百餘名士兵的鬥毆。
鑑於事態嚴重,王簡就讓李大牛前去處置這件事情,現在可是京城的關鍵時期,城外大營的驍武軍千萬不能亂。
李大牛隨後領著親衛急匆匆出了城,直奔城外驍武軍大營,前去解決這次性質惡劣的鬥毆事件。
由於包括阿仇和越王在內的人都被薛義的到來所吸引,因此沒人把驍武軍軍營裡的鬥毆放在心上,驍武軍雖然強悍可惜就是一頭被困在牢籠裡的猛獸,只要控制住雷婷這個指揮猛獸的人那麼這頭猛獸就會乖乖地待在籠子裡。
阿仇和越王的注意力現在都集中在二月初九太和殿的大朝,此次朝會將會商討太子登基的各項事宜,例如太子登基的吉日和年號等等,屆時張太后和孫皇后都會陪著太子出席。
京城的政局也隨之被這次朝會攪動,京城各大派系之間聯合縱橫,準備為即將到來的權力爭鬥做準備。
在京城所有的勢力中,驍武軍一系的勳貴可謂是無主的浮萍,隨波漂流,本來有李雲天的坐鎮他們是朝廷裡最大的派系之一,可惜李雲天一死他們就成為了一盤散沙,無人能夠領導他們與朝堂上的各方勢力相抗衡,進而不得不依附周徵。
周徵聯合了張昊,兩人現階段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要確保講武堂和驍武軍不被朝廷裡別有用心的人吞併。
由於講武堂有很多業務從傳統上來講都屬於文官的範疇,因此不僅朝堂上的勳貴,文官集團也都想從中分一杯羹,將講武堂的那些產業瓜分殆盡。
這樣一來的話勢必引發文官集團內部勢力要進行一場角力,很顯然沒有哪方勢力願意放棄講武堂名下的那些產業,據他們所知講武堂的那些產業每年可能賺不少錢,而且很多都是處於壟斷地位。
周徵和張昊對講武堂的命運進行過預估,樂觀看來講武堂可以保住培養武官的學校,也就是“京師講武堂”,至於其他的部門,例如各地的工坊、店鋪乃至六大學院等等都很可能會被文官集團瓜分。
李雲天不僅是講武堂的精神領袖,同時也是講武堂的保護者,有他在的話就沒人敢打講武堂的主意,否者那就是向李雲天宣戰,朝廷裡可沒人願意招惹如此可怕的對手。
就在京城的文武百官因為明天的大朝而夜不能寐的時候,李雲天躺在太僕寺典廄署一間簡樸的小屋裡呼呼大睡,準備養足了精神去應對明天可能出現的各種事宜。
明天的朝會事關大明新天子因此一定會非常熱鬧,李雲天可不會錯過這麼好的一個湊熱鬧的機會,他可以肯定阿仇絕對會出現在現場,要讓阿仇嚐嚐前功盡棄的滋味。
胡一圖已經給李雲天在太僕寺典廄署找了一份打雜的差事,成為了他絕好的身份掩護,有誰會想到那個在馬廄裡勤勤懇懇幹活的人竟然會是死在京畿都督府大火裡的鎮國公?
李雲天明天將隨著太僕寺的人進皇城照顧各位權貴停在皇宮外的馬匹,給馬匹餵食喂水,他的目的是混進皇城,很顯然明天皇城將加強警戒除了官府的人外將無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