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對王彬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她實在是不想放棄。
原因很簡單,李雲天也是兩榜的進士,再加上水雲縣主和朱玉馨之間的親密關係,想必一定會對王彬關照有加,即使有危險也肯定會保護王彬周全。
萬一此次成功平定了交趾叛亂的話,李雲天必定不會虧待了王彬,給王彬向朝廷上報一份厚功,屆時即使王彬不能進爵,想必品級也能晉升不少。
尤為重要的是,透過此次平叛王彬和李雲天之間將建立一種密切的聯絡,如果李雲天平叛後把王彬調入講武堂為官的話,那麼想必宣德帝也會恩准,進而使得王彬得以踏入仕途。
果然,李雲天並沒有讓水雲縣主失望,讓王彬出征之日前來講武堂議事,這表明李雲天將會對王彬委以重任,對王彬榮立戰功將大有裨益。
如此一來,此次平叛交趾的部隊中就有兩名皇親國戚,一個是劉少傑,另外一個就是王彬。
說起來兩人還與李雲天有著親戚關係,從輩分上來算的話朱玉馨是劉少傑和王斌的姑姑,因此李雲天是兩人的姑丈。!^!
第407章 揮師南下(第二更)
李雲天心中非常欣賞王彬,他曾經看過王斌會試和殿試時所作的文章,不僅大氣恢弘,跌宕起伏,而且針砭時弊的火候拿捏得恰好處,可謂才華橫溢,穩重睿智,是一個難得的人才。
故而,李雲天對王彬是大力提拔,使得王彬得以參加講武堂這次由平叛明軍高階將領出席的議事會議,否則以王彬的品級根本就沒有資格出現在這裡。
李雲天對王彬的期望很高,既希望王彬能在交趾的戰事上幫他出謀劃策,也希望王彬能助他一臂之力在交趾實施他所制定的政略,成為一個能幫他分擔壓力的得力助手。
今早這次議事的內容很簡單,李雲天要宣佈李大牛和王彬等人在平叛大軍中的職務,昨天宣德帝已經御準了他所上報的隨軍將領名單。
按照眾人武職的品級,正三品的衛指揮使被任命為參將,從三品的衛指揮同知被任命為遊擊將軍。
參將有三人,即李大牛、秦昆和趙宇。
遊擊將軍有四人,即王彬、韓衛、魯民恩和顧禮裕。
其中,秦昆屬於靖難勳貴一系,其餘人除了王彬為皆為開國勳貴一系。
秦昆的爺爺當年追隨永樂帝起兵,不幸在攻打德州的一場惡仗中戰死,故而子嗣得以世襲衛指揮使。
王彬能以從六品的品級得以與從三品的韓衛、魯民恩和顧禮裕等人同為遊擊將軍,可謂破了大明軍隊的一個天荒。
軍隊中等級森嚴,按照資歷來授予官職,如果不是李雲天力挺的話王彬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被宣德帝恩准為遊擊將軍。
巳時三刻,講武堂外的街道上一陣喧鬧,路上的百姓紛紛向兩邊閃避,宣德帝的儀仗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裡。
早已經立在門口處恭候聖駕的李雲天等人連忙站好了佇列,躬身等待宣德帝御輦的到來。
內閣閣老、軍閣閣員、六部堂官和各都督府的都督率領著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地跟在御輦後面,盛大的聲勢使得路兩旁那些早已經見慣了大場面的京城百姓也不由得吃了一驚,私下裡饒有興致地議論著這次交趾平叛。
很顯然,宣德帝對此次平叛異常重視,否則也不會擺出如此大的陣仗來給平叛大軍送行。
到了講武堂,宣德帝在大校場上檢閱了即將出徵的三千驍武軍將士,裡面除了白虎團的人外,剩下就是師部的各級人員。
李雲天打算用交趾的戰事來檢驗一下師部各部門的運作效率,同時也是讓師部各部門的人員來積累經驗,畢竟實戰與平常的訓練大不相同。
出征的驍武軍精神抖擻,士氣高昂,這使得宣德帝感到非常滿意,時不時與立在他他身後的李雲天耳語幾句,看上去興致不錯。
軍閣次輔張本站在李雲天的身旁,他將以參贊軍事的名義與李雲天一同前往交趾,也就是給李雲天在戰事上出謀劃策。
除了張本外,六部各自派有官員隨軍,基本上都是六部下屬各司的主事,來幫李雲天處理平叛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與政務有關的問題,類似於顧問的性質。
畢竟,李雲天此次前去西南邊陲,一定會與當地的百姓和土官打交道,朝廷對此是否有什麼禮儀法制的要求需要六部的人來告訴他。
巳時末刻,在宣德帝神情嚴肅地注視下,李雲天率軍離開講武堂前往城東碼頭,登上了早已經停在碼頭上的二十多艘運兵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