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2 / 4)

小說:空明傳烽錄 作者:冥王

著楊柳,一同向徐光啟跪了下來,大聲道:“震久慕大人盛名,如蒙不棄,懇請收錄門下,早晚請益,還請大人不嫌桓震學識淺陋……”他本以為徐光啟會婉言謝絕,可沒成想他存思片刻,竟然欣然應許,楊柳借勢上坡,也跟著哀求,徐光啟大約礙著桓震面子,左右楊柳也是名門之後,不得已,兩人一同收了下來,約定改日再行拜師大禮。桓震這才問楊柳,方才那一聲響究竟是怎麼回事?

楊柳苦笑道:“是小弟在調製火藥,大約是硝炭比例不合,不小心引炸了爐子。”桓震心想此人倒是一個化學人才,等到戰事平息,不如便搞他來做研究。這才想起折騰一番,倒忘了問徐光啟,何以如此爽快便將自己收在門下?據他所知,有不少頗負文名計程車人,想要拜門求教,都給他婉拒了的,自己這麼一個草莽之輩,竟然一說便準,那可不是奇怪了麼?

徐光啟微微一笑,正要答話,忽然聽得外面一陣吵嚷喧鬧之聲,像是僕人在阻攔甚人不準入內。徐光啟皺眉道:“前日老僕告假還鄉,薦了侄子來頂班,已經錯攔了許多客人,老夫須得去瞧瞧才好。”當下告罪離去,桓震對楊柳使個眼色,示意他跟著來,兩人尾隨徐光啟,到了大門口。

門前站著一個青衫儒生,與自己歲數不相上下,一張面孔脹得通紅,指著徐家僕人大罵侮辱斯文。徐光啟瞧見那儒生,連忙喝令僕人退了下去,上前握住他手,溫言道:“天如何必同他一般見識?快來屋裡坐談。”

原來這人便是張溥,桓震曾讀過他的五人墓碑記,大約此時早已經寫出了罷。張溥前年以貢生入都,文名遍播京畿,與同鄉張採並稱“婁東二張”。不久張採外放做官,張溥卻留在京師遊學,宇內名卿聞其盛名,皆願折節訂交,騷壇文酒,日不暇給,一時間隱然成為京中士子的領袖人物。對這等人徐光啟雖不主動傾攀,卻也自然不會拒之門外,張溥慕他之名數次來訪,兩人便熟了起來。

張溥搖頭道:“不敢耽誤大人時辰,溥此來只想請老大人聽溥一言,少刻溥還要去拜訪幾位大人。”徐光啟明知他不是不敢耽誤自己時間,忙著去拜訪別人,卻也不強他所難,問道:“何事?但老伕力所能及者,必效犬馬。”張溥大聲道:“此事非老大人莫屬!”說著慷慨激昂地說出一番話來:

“溥觀近日之朝廷,賢臣落難,小人當道,陛下北狩,溫體仁之屬汲汲於爭權營利,絲毫不以國家社稷為意。一應黨羽,助紂為虐,正人君子鉗口不言,朝廷風氣日漸隳壞。溥忝為貢生,不敢坐視不理,無奈位卑言輕,不能有一呼百應之效。老大人三朝元老,德高望重,願借大人之力,迎回聖主,振我朝綱。”

徐光啟點頭道:“你說這話雖然不錯,可是茲事體大,你要從何做起?”張溥道:“翦其羽翼,去其爪牙,則首惡易除。”徐光啟沉思不語,張溥續道:“內中有一錦州總兵官桓者,最為可殺!”徐光啟一怔,目光不由得瞧向桓震這邊。楊柳更是憤形於色,就要找他拼命。桓震衝兩人連使眼色,不讓他們洩漏自己身份,裝作無事一般問道:“這桓總兵如何可殺?”

張溥這才留意旁邊還有一人,桓震今日既沒穿著官服,又是其貌不揚,難怪張溥沒將他放在眼裡了,當下過來請教他姓名,桓震不願告訴他真名實姓,只推說自己姓周,單名一個辰字。張溥見他是個名不見經傳之人,也就不以為意,續道:“那桓某人不學無術,毫無品行,方入仕途之時阿附魏奄,魏奄倒臺,他又以巧言媚上,得在遼東苟延殘喘。陛下初登大寶,不願過多殺戮,他不思之為天高地厚之恩,反以為得計,數年來擁兵自重,勾結外寇,隳壞朝綱,無所不為。近日溥聞坊間傳言,他又要納溫體仁之女為妻,真是毫無羞恥之心!”

徐光啟臉色愈來愈難看,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好容易將張溥敷衍得走了,轉頭瞧桓震時,卻見他神色如常,似乎毫不生氣,施施然拜別而去,心中不由得感嘆,正如門生孫元化信中所言,此人的心思確乎不是輕易揣摩得透的,也不知道他應孫元化所請,收他為弟子的這一步是走得對了,還是千古錯著。

桓震回到兵部,便接到前方戰報,皇太極大軍一連突破懷柔、密雲防線,密雲守將力戰而死,後金大兵直奔古北口,意圖越城出關,逸走蒙古。這一路追兵是張正朝率領,他一面拼命追趕,一面急告金國奇移兵東向,一面檄約潮河所守軍夾擊。密雲後衛指揮使羅順親率主力南下堵截,兩軍在虎頭山交鋒,一場惡戰下來,羅軍主力雖然傷損殆盡,可是也拖延了時間,讓張正朝得以趕到古北口布防。皇太極眼見突圍無望,索性東行破曹家寨明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