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跪奏,且泣且言,道是病已不救,看樣子是要等有了封號,才會嚥氣。
桂良描述這些宮闈內幕之時,一時眉飛色舞又一時沉音啞調,說得惟妙惟肖如同親眼所見,吳可只聽得好一陣目瞪口呆。
也難怪恭親王會有之前那般表現,這廝明明犯了心病啊,還不是害怕因為圓明園的事兒被咸豐帝抓住把柄惡整。
對此,他只能說一句‘恭親王’太過多心,咸豐帝真要敢拿著個藉口整人的話,眼下留守京城的一干京中大佬絕不會同意……
第518章剪不斷理還亂
桂良繼續講述咸豐帝跟恭親王之間的恩怨八卦……
恭親王生母已經貴為皇貴太妃,再要有別的封號,當然是尊為後宮大意的皇太后之位了。
也不知當時咸豐帝有沒有考慮過這事,桂良表示他也摸不清楚咸豐帝當時心情,只聽隨侍小太監後來傳出來的描述,咸豐帝明顯沒這方面考量。
據說恭親王當時又哭又泣好不傷感,可當今咸豐帝卻是不置可否只“哦,哦”地輕應了兩聲,示意他聽到了恭親王的回稟。
說到這兒桂良連連嘆氣,說事情壞就壞在當今的態度太過含糊不清,讓人容易會錯其深意。
恭親王見當今如此態度起了誤會,將咸豐帝未置可否的含糊表示,錯誤的認為已經允許,他這時身居“首揆”之職,一回到軍機處,便傳旨預備尊封的禮節。
都不用桂良解說,吳可就明白這下壞事了。
黃得的想法又豈是那麼好曲解的?
平時手下大臣刻意揣摩聖意都極犯忌諱,更不用說情節更加惡劣的曲解聖意,並且還大張旗鼓的四處宣揚了。
作為堂堂的一國之君,就算身有殘疾身體虛弱,性格又有些偏軟也容不得這樣的事情發生。
果然,桂良述說當時的恭親王能力不俗,短短時間其生母還未歇氣,便已經將晉封皇太后的一切禮儀瑣碎處理妥當,就待咸豐帝用璽確認。
及至禮部具奏此事,咸豐帝開始還不明所以,等到弄明白怎麼回事後便大為惱怒,不過他亦很是理智,知道這樣以表孝道的事兒決不能拒絕,否則在病中的皇貴太妃受此刺激,立刻就會斷氣,到時他這皇帝也不會好過。
封建時代推崇“百善孝為首”,這話可不是開玩笑的。
無論是皇室貴胄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