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本就地處南方腹心地帶,距離上海並沒有多遠,加上巡撫衙門和自身改官位的便利,能得道很多列強在中國的情報和資訊。
看著真是觸目驚心啊……
自1853年9越人劉麗川領導小刀會在上海發動叛亂,之後駐留上海的列強領事們紛紛粉墨登場,上演一出又一出讓國人心痛的戲碼。
1853年9月8日,趁小刀會作亂局勢混亂之際,上海江海關被焚劫,首先搶劫者為英人。
時隔一天9月9日,上海英、美領事頒佈《船舶結關臨時規則》,無視了大清的主權。
而在9月17日這天,上海英、美領事更是開始代江海關向英、美商人徵收關稅,事關國家主權的關稅權利被列強野蠻拿走。
10月10日這天上海英領事阿禮國更是照會上海道兼江海關監督吳健彰,強硬的表示清軍未收復上海前,無權徵收關稅。
“吳健彰這個狗漢奸,等老子騰出手不把你整出屎來絕不甘休!”
看到這裡吳可氣得破口大罵,吳可在後世什麼齷齪手段沒見過,一眼就看出了吳健彰這混蛋跟英國人有勾結。不然的話,這傢伙怎麼連屁都不放一個,真要下狠心的話,別說區區的英國領事,就是英女王來了都沒用,分分鐘就能讓英國人學會做人。
更丟臉的事情還在後頭,10月28日上海江海關暫設於黃浦江巡船上,外人不予承認。
丟人丟到姥姥家了,也不知道吳可健彰那漢奸是故意如此,還是幫著洋大人故意使壞?
在吳可看來江海關就是個名義而已,有沒有這名頭重要嗎,在大清的地界上不好整洋人,但可以整那些跟洋人合作的狗腿子買辦吧?
洋人萬里迢迢跑來結果卻賣不出去貨物,那損失足夠領事先生們好好喝幾壺的,真是一幫丟人顯眼的蠢貨玩意。
而1854年1月20日(咸豐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上海美領事竟然單方面向美商宣佈上海為自由港。
“馬的,欺人太甚,自己家的屁股都沒擦乾淨就忙活著干預它國內政,真以為大清無人了麼?”
看到這樣的情況簡報吳可差點沒氣得七竅生煙……
第332章屈辱
更讓吳可氣不打一處來的是,1854年2月6日(正月九日)這日,上海江海關正式移設蘇州河北!
這是低頭認慫,拱手將海關大權送人的節奏啊,吳健彰你個漢奸王八蛋,老子不會放過你的!
吳可之前慫恿張亮基接任安徽巡撫這樣的燙手山芋,可是直指兩江總督而去的,到時候免不了跟洋人打交道,要是前任把攤子搞得太爛的話,以後的工作就不好做了,實在太過被動。
雖說朝廷的態度僵化了一點,但也直接拒絕了洋人很多無禮要求不是,而不像上海這邊主權喪失,當地官府更是一退再退,一副恨不得將上海拱手相讓的架勢,果放在民國時期洋人勢大,不賠著小心就有可能完蛋的時候,確實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可現在第二次鴉片戰爭還沒開始,大清還佔據絕對的主場優勢,真要不顧一切拼消耗的話,首先受不了的是洋人而不是朝廷。
當然,這也是清廷對洋人本土幾乎一無所知的狀況才造成這種情況,眼下不是出了一個穿越者吳可大軍門麼,怎麼可能再讓洋人的訛詐得逞?
可是看著上海最近三年堆積的簡報,那真是越看越火大越看越氣憤,尼瑪這樣搞攤子都要爛了還怎麼整?
看看吧,接下來洋鬼子就開始得寸進尺了……
1854年2月13日(正月十六日),英公使包令以《南京條約》簽訂滿12年,向大清提出修約要求:要求大清全境開放,外國公使駐京,長江通商,鴉片貿易合法化!
尼瑪,這是打算將大清當作殖民地來弄了!
吳可覺得一個人生氣太過鬱悶,於是將左宗棠跟張亮基一起拉了進來,隨後還有一干心腹小弟和死心塌地投奔巡撫衙門的年輕官員們。
反正上海的事沒一件是朝廷應允的,不是洋人領事自行其事,就是當地官府做出的糊糊事兒,只要罵得有理就算傳出去也沒什麼,說不定還會得到朝廷的暗中讚賞呢。
別說什麼畏洋如虎這樣的傻話,此時第二次鴉片戰爭還沒開始,清廷的脊樑骨還沒被打斷,洋人的勢力範圍還在廣東沿海跟上海一地打轉轉,內地受到的影響真的沒想象中巨大,沒見洋人迫不及待的苛刻修約條款麼?
當然,此時太平軍亂席捲大半個南方,朝廷需要向洋人採購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