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務物資以供平叛,又不想洋人插手幫助太平天國,有些忍讓是可以理解的,但要說真的怕了洋人卻不然。
美國上下兩任領事蹦達得歡,想要大清全國開放攫取各種商業利益,可一次又一次覲見都被堵在門外,美國人也就在上海挑挑事蹦達一下,從這還不能說明問題麼?
張亮基等人剛開始有些詫異,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
不是他們不關心國家大事,除了那些整天放嘴炮不幹人事的無聊書生士子們,最關心國家政事變化的就是張亮基這樣的封疆大吏,那可是稍一不慎再無上升之日或者反過來位列督疆晉升中堂之位!
只是張亮基平常最關注的乃是朝堂動向,再一個就是安徽境內的一大攤子事,哪有精力顧及沒邊沒影的上海發生了什麼?
再說了,要不是刻意收集的話,上海發生的那點破事夾在海量的來往公文之中,誰有有精力關注只以為尋常小事爾。
所以,對於吳可的做法張亮基他們很是疑惑。
吳可跟洋人打交道這點他們知道,要不然鄉勇隊跟左宗棠手下楚勇的火器從哪來?
不過上海發生的事,跟他們又什麼關係?
吳可也不跟他們廢話,將之前自己好不容易收集起來,看得差點氣炸肺的東西亮了出來。
頓時,被召集的一幫官僚也跟著變得氣憤填膺起來……
別看這些資訊夾在無數資訊中不起眼,可一旦認真收集整理好條目,那真是看得讓人心堵惱怒不已。
因為沒有利益糾葛所以才能秉承基本的公心,可越是如此心頭火氣越大。
之前的還不算什麼,隨著清廷與太平軍糾纏時間越長,自覺底牌不少的洋人們卻是更加變本加厲!
1854年2月15日(正月十八日),上海美國領事正式在租界豎旗。
這是想幹嘛,搞國中之國嗎?
張亮基一開始對此不是很瞭解,經吳可一解釋頓時氣得不輕,大罵上海官府都是一群酒囊飯袋,怎麼能讓洋人在大清境內搞國中之國那套把戲?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對洋人的觀感一下子降到了冰點以下,都不用吳可挑撥什麼,於吳可為何要如此行事,張亮基跟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