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3 / 4)

小說:新列強時代 作者:曾氏六合網

草度過難關。

話說秦日綱等率軍北攻揚州,主要目的在於徵集糧食,以濟鎮江、瓜洲守軍之急需。

金陵存糧不少,但作為天國首都怎麼可能輕易向外輸糧?

鎮江,瓜州等地太平軍一直處於清軍圍困之中,時間一長糧食短缺是不可避免出現的事兒。

眼下江北大營一擊而破,蘇南膏腴之地最不缺的就是糧食物資。

因此,在攻破江北大營並完成糧食徵集任務後,為了回軍天京進攻江南大營,秦日綱等隨即率部南返,僅留少數兵力駐守揚州,致使這個江北米糧集聚要地又於4月17日被清軍江南大營所派援兵及江北大營的敗兵再佔。

“太平軍這是想幹啥,打仗玩嗎?”

得到訊息後吳可更加不解了,不明白太平軍有啥打算。

“管它呢,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還怕他們翻了天不成?”

左宗棠不在意的擺了擺手,目光炯炯盯住吳可,沉聲試探道:“夢臣,咱們是不是該拿下黃州,再這麼耗下去也不是個事啊!”

“季高老兄既然有想法,那收復黃州的戰鬥就由老哥親自指揮吧!”

吳可一想也是,安徽清軍與黃州太平軍僵持的時間也夠久了,正好發一發力露露臉,讓朝廷明白安徽清軍的實力依舊強勁。

“哈哈,那就多謝夢臣老弟了!”

對於吳可這麼明顯的讓功之舉,左宗棠自然十分感激。

於是,左宗棠親率手下三千人馬,浩浩蕩蕩殺奔黃州前線而去。匯合了與太平軍黃州守軍相持幾月有餘的土狗部三千清軍,聯合對黃州城發動兇猛攻勢。

頓時,黃州城頭煙火熊熊硝煙瀰漫,無數冒著滾滾濃煙的炸藥包和石球從天而落,密密麻麻的箭雨幾可遮蔽天空顏色,如蝗蟲般飛落到黃州城頭城內,製造著一起起讓人幾乎不堪忍受的‘意外’事故。

黃州城每日喊殺震天,守城太平軍以驚人的傷亡速度苦苦支撐,不知道什麼時候便撐不住城破人亡。太平軍守城大將胡以晃,每日都抱著必死之心登上城樓指揮防守戰鬥,頂著頭上箭雨和‘天外隕石’,艱難的做出反擊動作,不讓趁機逼近城牆的清軍有任何可趁之機。

黃州打得熱火朝天苦不堪言,作為兄弟單位的安慶自然不能沒有表示。

他們先是試探性派出三千人馬進攻堵城清軍,沒想到一擊而中直將清軍殺退十里開外。

儘管安慶太平軍守將很是疑惑之前生猛的安慶清軍怎麼突然拉稀了,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也沒多想,直接率領五千太平軍殺出城外與安徽清軍決戰於曠野,結果被兩千清軍火槍手聯合一千馬隊整得大敗逃回安徽者不足千。

這下,太平軍安慶守軍徹底老實了,吳可部五千安徽清軍收拾了戰場之後,於安慶城外連挖三道相連壕溝,做出一副困死太平軍安慶守軍的架勢,留下兩千人馬監視安慶其餘三千清軍人手一馬做機動戰力之用。

而就在安徽清軍欺負徽省太平軍之時,金陵太平軍主力也在欺負周圍之清軍。

秦日綱等本欲率軍自瓜洲南渡,因得悉據守倉頭的周勝坤部被清軍所敗,由南岸返回天京之路已被切斷,乃於4月14日率兵自揚州西進,前隊於16日攻佔浦口,準備由此渡江南返。

但就在當天,欽差大臣向榮派總兵張國樑率兵勇二千四百名由南岸棲霞附近之石埠橋渡江,配合北岸清軍於4月22日攻陷浦口,27日又進佔江浦,致使太平軍由浦口南渡之路被阻。

秦日綱等只得於28日折而東返,經儀徵至三汊河,並在此休整二十餘天,於5月27日由瓜洲渡江,屯駐金山。於是,大江以北仍僅有瓜洲一地為太平軍所據守。

喘過口氣來的清廷急忙做出調整,因揚州之敗將託明阿等革職查辦,任命副都統德興阿為欽差大臣,統率江北諸軍。

秦日綱等自然不肯坐以待斃,率軍於5月29日攻佔黃泥洲,並乘勝猛攻高資清營,擬打通回京之路。

江蘇巡撫吉爾杭阿聞警,自九華山大營率隊往援。

6月1日,太平軍大敗高資清軍,並擊斃吉爾杭阿,江蘇清軍士氣大降。

3日,太平軍圍攻九華山,清軍見主帥已死,不戰自潰,三十餘座營盤全部瓦解,提督餘萬清負傷後逃往京峴山大營。

6日夜,太平軍從地道攻入京峴山清軍西營,守敵早已潰逃。次日,太平軍繼續進攻東營。

鎮江告急,江南大營主帥向榮不敢怠慢,急派署江寧將軍福興和總兵張國樑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