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步兵三千人自龍潭出發,經上塘、河陽繞至鎮江以東的丹徒鎮,於6月10日向圍攻京峴山的太平軍進攻。
本就急欲返回天京,秦日綱等太平軍將領見防守龍潭的清軍主力已前來鎮江,也不積極打擊援兵,反而盡棄九華山營壘,於13日經高資、下蜀、龍潭返抵天京東北的燕子磯、觀音門,讓向榮部輕鬆收復江北失地。
“廢物廢物,都是一幫廢物!”
吳可坐鎮安慶前線,看著手頭源源不斷的情報忍不住破口大罵。
江北大營潰兵,加上江蘇清軍還有江南大營援軍,三路人馬少說也有三四萬,而且還佔據了絕對的地利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竟然還被上萬太平軍牽著鼻子走,最後還能從容走脫,這不是廢物是什麼?
先不說安徽清軍又是幫忙拉扯又是全力猛攻的,起碼也分散了一部分金陵太平軍的注意吧,就這樣還讓人輕鬆擺脫糾纏,這表現已經不能用糟糕來形容了。
而且左宗棠已經帶領六千安徽清軍,整得黃山城裡的太平軍損失慘重,胡以晃不得不帶著還剩下不足一半人手趁夜逃竄,被左部人馬一路趕出了安靜地界。
不過左部人馬自身損失也不小,除了土狗部那三千鄉勇隊戰士外,左部三千楚勇在戰鬥中損失過半,待到戰後統計能夠站著返回黃山的不足八百之數!
而土狗部人馬進入黃山城時,遭遇太平軍留守死士拼死頑抗,加上之前的消耗戰,損失人馬也超過了一千二百。加上與太平軍胡以晃部糾纏小半年有餘,一個個疲憊不堪戰鬥力銳減。
吳可瞭解了情況之後,命令兩部人馬返回淮北地區休整,再抽調五千新銳人馬過來幫忙。
可惜的是,計劃沒趕上變化,左部與土狗部人馬剛剛返回廬州,江南大營方向便緊急求援信件傳來。
吳可大吃一驚,在知道金陵太平軍趁江南大營兵力空虛之際突然發難,急需援助的時候不敢怠慢,急忙召集手下六千人馬當即啟程,撤了安慶之圍急匆匆向江南大營駐地方向趕去。
可他這一離開,又露出了不小漏洞。
就在吳可部安徽清軍拔營不久,石達開便秘密乘船抵達安慶,遙控指揮之前被趕得狼狽逃出安徽的胡以晃部整頓的近萬人馬反襲而回,於5月2日佔領安徽寧國府(今宣城),11日克蕪湖,18日進攻秣陵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