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多官兵。
同時,他還從錫林郭勒草原徵調戰馬2000多匹,擴充駐守天津、山海關的騎兵。經過調集和整頓軍隊,京津地區和沿渤海一線的海防得到大大增強。
咸豐九年(1859年)六月二十日,英國公使卜魯斯、法國公使布林布隆、美國公使華若翰率大小艦艇21艘(其中美國17艘),官兵2200多人,以此為後盾來北京互換之前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風條約,並且直接廢除之前的《保定條約》。
三國使節氣焰囂張之極,拒不接受清政府允許從北塘登陸的安排,要求打通白河,經天津入京。
桂良跟洋人打過不少交道,自然知道洋人都是什麼德性。偵察到三國的海軍來者不善,二話不說一邊命令大沽口炮臺、海河兩岸炮臺官兵嚴陣以待,隨時反擊列強的入侵,一邊向朝廷秉明局勢危急。
他向清廷奏明:我軍“現在守大沽海口,觀釁而動……該夷如敢突入,即行開炮轟抵。”
六月二十二日,桂良奉命照會英法公使,指定他們由大沽海口以北30裡處北塘登陸,不準攜帶武器進京換約。
而英法公使態度驕橫傲慢,定要武裝入京雙方不歡而散。
二十三日,英法艦隊派出一軍官乘小船至炮臺下游說:“我艦今日退出外海,一二日再進口灣泊”,以此為緩兵之計。
桂良不為所動對指揮人員指出:“夷情詭譎,不易湍測,誠恐故作緩計,使我疏懈,乘潮闖入鐵戧”。他命令各炮臺官員:“督率軍營官兵,加意嚴防”。
六月二十四日晚,英國艦隊司令賀布發出“不惜用武力來開啟海河口的大門,並繼續向京城挺進”的命令。
第二天拂曉,英法艦隊派出10多艘戰艦,上面飄著戰旗,其中有3艘駛入海河口南岸炮臺下,把鐵鏈拴住的鐵戧用艦拉倒,企圖打通入海口登陸。
下午3時左右,海口第一道障礙物被拆毀,賀布立即令艦隊向封鎖海口的鐵鏈逼進,並炮擊兩岸炮臺。
這時,桂良強壓心頭怒火,靜觀敵艦行蹤。早已用席子掩蓋好的大炮和隱藏起來的兵丁,使敵人望去像一片草叢茫茫。
下午,耀武揚威的英法軍艦向大沽古炮臺蜂擁而駛,開炮突然襲擊大沽炮臺,然而一下子,在洋人眼中就象變魔術似的,所有本來掩護著炮臺大炮的草蓆都捲了起來,頃刻之間全部大炮一齊開火。
守衛炮臺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