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2 / 4)

小說:新列強時代 作者:曾氏六合網

住把柄,說他以私利邀買人心云云之類的惡毒中傷。

之後他便向朝廷上了一封奏摺,簡單解釋了一番自己的無奈和形勢的險惡。與此同時他還寫了幾封長信寄給遠在京城的桂良與花沙納,信中詳細講述了這一事件的經過和結果,希望真有萬一之時請他倆幫忙說說話。

畢竟是一同並肩戰鬥過的交情,這點面子桂良和花沙納還是肯給的,尤其還不涉及他們自身利益的情況下。

他這只是下意識的自保行為而已,畢竟如今身居高位誰都知道暗中覬覦之輩少不了。原本也不認為有誰會抓著這但不放攻擊他,樹知道這一手防患於未然還真的起了大用。

前任兩江總督何桂清顯然很不甘被吳可這個矛頭小子搶了位置,回到京城之後立刻四下活動,並親自充當前鋒狠狠參了他一本。

要不說官場之人心狠手毒呢,在何桂清的奏章之中,什麼‘以私利邀買人心’,‘用心不良居心叵測’之類的狠毒話語都直接點明出來,就差沒指著吳可的鼻子大罵他想要聚眾造反了。

幸好吳可謹慎提前跟桂良個花沙納打好哦了招呼,何桂清剛剛遞上奏章,他那一系官員御史還沒跟進,眼見事情真的發生的桂良與花沙納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拿出吳可寫給他倆的長信,再加上吳可之前所上奏章直接撲滅了這股邪火。

吳可接到京城來信之後自然驚出一身冷汗,心道好險好險差點陰溝裡翻船。

不要怪他如此沉不住氣大驚小怪,要知道紫禁城裡的皇帝向來對漢人大員防備甚深,曾國藩的經歷就是很好的例子。

要是放在康乾之時,單靠一些不靠譜的傳言就能讓一位漢人大臣丟官罷職。眼下雖然已到了獻豐九年沒那麼苛刻,但咸豐帝對漢人大臣的防範一點都沒有削弱多少,吳可可不想莫名其妙丟了官位。

他立即又寫了一封自辯奏章,再次將他剛任兩江總督時所遇麻煩詳細道出,並表示那百萬兩白銀是挪自安徽府庫,以後上要從兩江軍費當中償還的,並不是他私人的財產。

與此同時,他還要求手下夠資格的文武官員一人寫上一封奏摺,將這裡的具體情況說明清楚,免得誤人誤己。

那些文武官員倒也沒有拒絕,只是要他們闡述事實而已,又不是要求他們衝鋒陷陣挖坑設陷阱,這份陳情奏摺寫起來毫無壓力。

可吳可接下來的動作,就讓他們感覺心驚膽戰了。

他又不是什麼好好先生,別人打了一巴掌還好脾氣的不計較,他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處世原則,既然何桂清這麼不給面子下死手,他自然也不會跟這廝客氣什麼。

本來正月這樣的喜慶日子他不想大動干戈,但人家不給面子他也不好視而不見不是?

正月初八這天,兩江總督府突然大肆派出人手,官方和民間兩方面同時打探何桂清在兩江總督任上的貪贓枉法之徑。

誰都不是傻子,何桂清離任之時帶走了幾十輛馬車財物,這些財物哪裡來的大家心知肚明。

就是當吳可被手下文武逼著拿錢出來堵窟窿的時候,雖然心中暗罵不止,可他也沒找前任的麻煩不是?

可尼瑪的何桂清既然想找茬,他自然也不會客氣正大光明的查姓何的舊帳,就不信姓何的屁股底下有多幹淨。

明白的人都知道新任總督大人真的火了,被原任便狠狠擺了一道這是要報復的節奏啊。

不等京城的何桂清得到訊息做出反應,隸屬於兩江總督衙門的大佬們首先就坐不住了。

這幫文武前兩年跟著何桂清可沒少撈好處佔便宜,一個個搞得荷包鼓鼓好不歡樂。可是吳可這一大動干戈,擺明車馬找前任麻煩的舉動,讓他們感受到了濃濃的威脅和不安。

沒辦法,要查何桂清的黑材料,他們這些幫兇絕對是繞不過去的檻。

而他們做下的安歇齷齪事兒實在太過查了,無論是從官方渠道直接查他們所掌方向的帳目來往,還是從民間渠道打探他們的日常行徑,都逃不掉一個把柄落入人手的下場。

他們怎麼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可人家吳大總督找茬的理由光明正大,任是誰在朝堂之上被黑了,差點官位不保甚至有倒黴趨勢的時候,都不會心平氣和坐視不理,要換做他們只怕手段更加激烈反擊更為狠毒。

但問題是,新任吳大總督找前任麻煩不要緊,關鍵會牽扯上他們這些‘舊人’啊,搞不好就把他們給搭進去了。

所以,自從吳可光明正大的找茬行動開始之後,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