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驚的是,自菸禁已寬後各省種植罌粟者連纖接畛,農家習以為故常,官吏亦以倍利也而任聽之。
對於這樣的形勢,吳可感覺很是頭痛,不知道改如此插手土煙事務為好。
他自然知道鴉,片國產化並不是一件好事。在晚清的特定歷史條件下,朝廷在客觀上不能阻止鴉,片的大量輸入,也不能、無法防止白銀的大量外流,但透過允許栽種罌粟、生產製造土煙的方式,卻成功地抵,制了洋菸的大肆輸入,較為有效地防止了白銀的外流,減輕了風雨飄搖中的朝廷的財政危機。從這一意義上說鴉,片國產化對朝廷是‘有利’的。
然而,鴉,片的國產化導致了舉國上下到處種植土煙,使其產量迅速增加,價格大幅度下降,從而為更多的人甚至更多的貧困百姓吸食土煙提供了條件。因此隨著鴉,片國產化的實現,整個大清的吸食者也迅速增加了,鴉,片之害因而更加突出了。
可以說,朝廷實施的“以土抵洋”的鴉,片政策,無疑是飲鳩止渴的政策,是以鴉,片煙毒害更多百姓的涸澤而漁的政策,其危害相當之大。
吳可心中明白這些,可此時官場風向如此他也不好太過逆勢而行,可以在兩廣地區試驗新的政策,但卻是整個大清的煙土政策根本起不到有益作用。
明白了土煙在大清氾濫之局,更加堅定了他插手煙土事務的決心。當然此時觸碰利益牽連甚廣的土煙不是好選擇,所以他便把主意打到了洋菸身上,反正朝廷雖然不禁洋菸進口,但卻明文規定繳納了海關煙土稅的洋土才能正常流入大清,走私煙土卻是要受到極力打擊的不法行為……
第609章有法不依
要對付洋人的鴉。片走私行為,對於吳可和兩廣而言就簡單得多。
反正大煙已在國內氾濫成災,不是說禁就能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