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重傷還趟在床上挺屍,就算恭親王決策一時失誤也不會有什麼嚴重後果,最多對他的聲望造成一定影響。
只要他不做得太過,那位無心朝堂事務,以及剛剛十五歲,還顯得十分稚嫩毛躁的同治小皇帝,根本就不會拿他這位名聲響亮的天家貴胄怎麼樣。
不像湘系和淮系大佬有太多顧慮。恭親王唯一擔心,就是吳可能不能做到保證的那樣,阻擋法國人對安南的侵吞。
說實話恭親王因為英法聯軍的緣故重新在朝堂崛起,但他對英法列強卻沒有絲毫好感,還有趁機撿便宜撈好處的俄國人和美國佬。
可是大清此時的情況說不上好,各地叛匪才剛剛被清剿下去,到底都是百費待新的摸樣,這麼多年的戰亂使得朝廷元氣大傷,根本就沒有實力和底氣跟列強全面放對。
而且貴州和雲南的戰亂還沒徹底止息,陝甘地區經過回亂折騰一片廢墟,中原地區也好不倒哪去,就連最為富庶的兩江地區,此時也在緩慢恢復當中,根本就分不出多餘精力顧忌安南方面的破事。
如果有可能的話,恭親王自然希望清軍能在安南好好教訓一下法國人。可如果兩廣清軍沒有把握的話,恭親王也不想自討苦吃,他不願見法國佬那囂張不可一世的嘴臉。
幸好吳可來之前便已做好準備,見恭親王對兩廣清軍的實力沒有信心,他便很隱晦的透露了一些兩廣清軍在安南地區的安排。
逆賊黃鼎鳳部中有兩廣清軍安插的人手,而且地位不低實力不弱。兩廣清軍之所以對安南戰事了熟於心,就是這條內線提供的詳細情報。
與此同時,兩廣清軍方面還做了其它準備,在他上京述職之前,已經安排了好幾波精幹人手秘密潛入安南中部戰場,在黃鼎鳳部暗線的配合下,對法國軍隊的後勤以及外圍展開騷擾遊擊作戰。
不僅如此,兩廣清軍也做好了隨時加入安南內戰的準備。
安南諒山駐紮有清軍八千之眾,實力強悍戰鬥力不俗,一旦發現情況不對立即出兵,務必要在第一時間擋住法國軍隊的前進腳步。
同時瓊崖駐紮一萬二千清軍,只需兩廣總督衙門一聲令下,便可在兩廣水師戰艦的保護下,五天之內全部乘船抵達安南北部地區,略做休整便可加入安南內戰。
廣西方面另有一萬五千清軍將士,以及數量幾倍於此的民團鄉勇,都能在第一時間乘坐火車,透過鐵路在半個月內抵達最前沿的諒山城。
恭親王一邊震驚於兩廣方面的大手筆佈置,一邊抖擻精神拍著胸口保證,只要兩廣清軍在南南戰場不掉鏈子,京師朝堂方面讓吳可儘管放心,有他在絕不允許出現扯後腿的現象。
於是,吳可便帶著成功的喜悅,在數百精銳總督衛隊戰士的保護下,意氣風發的離開了京城……
第703章表現
等到吳可返回廣州之時,已是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之際。
讓他沒想到的是,才去了京城剛剛兩月出頭,安南的局勢便有了讓人目瞪口呆的變化。
法國人與安南王室交惡?
初聞此訊吳可先是吃了一驚,回過神又覺得理所當然!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不是還有一個共同敵人黃鼎鳳麼?
事情是如此沒錯,可安南王室鐵定不瞭解法國人的狼子野心,否則絕對不會出現與其合作之事,這簡直就是引狼入室。
黃鼎鳳部雖然佔據安南中部精華地區,可並沒有進一步擴張的意思,起碼在徹底消化了所佔地盤之前是如此。可法國人早就對安南不懷好意,如今逮著了機會還不狠狠咬上一口啊?
上世紀(十八)末,流亡在外的廣南國王阮福映,得到法國傳教士的協助,於一七八,九年,跟法國簽訂同盟條約,允許法軍長駐交趾中國地區(越南南部),並把土倫(峴港)割讓給法國。
法國則承諾派遣一支軍隊,幫助阮福映復位。五年後一七九四年,法國遠征軍攻陷首都順化,西山黨政權覆滅。這時正逢法國大革命,無法消化它的勝利果實,而把軍隊撤回。阮福映繼續北伐,滅掉安南王國,統一全境。
本世紀(十九)初葉,阮福映請求中國加封,中國改封他為越南國王,他就是越南歷史上著名的嘉隆王。一八二○年,阮福映逝世,他臨死時,囑咐他的兒子阮福晈說:“不可忘記法國的大恩,對法國要敬愛不衰,但千萬不要把土地割給法國。”可是他的後裔對法國卻採取敵視態度,法國傳教士受到動輒被殺的迫害,法國的憤怒自在意料之中。
延遲到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