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部分(4 / 4)

小說:新列強時代 作者:曾氏六合網

大部分注意力被兩江戰事以及太平軍吸引,根本就不知道雲南還有這麼一位強人。

確實是強人,當時整個大清的起義武裝中只有太平軍建立政權,被視為朝廷之心腹大患。那時節捻匪氣勢也是極盛,擁兵數十萬縱橫河南山東以及周圍省份,氣焰囂張卻只知流動作戰沒有一個牢固根據地。

沒想到屈居邊陲的回民首領卻有此等格局,只要好好經營大理再打上幾個勝仗,說不定就有了一番氣象,就算比不得太平天國但其存活能力將比捻匪更強。

當時由廣東天地會殘餘武裝組建的大成國還沒建立,而且大成國建立以來在軍政以及民政兩方面的建樹比之杜文秀差了不少,不然也不會那麼輕易就被兩廣清軍搞定。

果然沒出他所料,杜文秀這廝在雲南開創一番局面。

大理背靠蒼山,面向洱海,以上下兩關為咽喉,地勢極為險要。以杜文秀為首領的大理政權建立之後,這廝領導所部人馬利用良好的地理條件,修營築壘屯集糧草,做好了防禦雲南清軍進攻的準備。

當時的情況對於杜文秀政權十分有利,朝廷正在全力圍剿太平軍,兩江,亮廣還有閩浙烽火連天,全國各地的綠營清紛紛來援,雲南清軍自然沒能例外,導致雲南境內清軍數量稀少戰力不強,給了杜文秀等武裝力量寶貴之極的發展時間。在雲南清軍千總張正泰率兵來犯失敗之後,清軍又多次組織力量向大理進攻。

賓川團練首領董家蘭和太和縣逃亡地主豪紳趙雲壽、李根香等人組織“義興營”團練軍,聯合敗退到鶴慶的張正泰和屯紮姚州的提督文祥所部清軍,企圖摧毀杜文秀部控制的大理政權。

1857年夏,文祥指揮清軍進攻下關東面的趙州。時值滇東、滇南迴民武裝力量圍攻昆明,滇西杜文秀部乘機襲擊文祥部後路。文祥部清軍腹背受敵潰不成軍,文祥退回鎮南州(今南華),彌渡和雲南縣(今祥雲)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