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啊。
為了方便三地統治,劉泰將倭島改為四國郡、瀛洲郡(本州)、南州郡(九州)三郡,全部納入幽州轄區,由幽州刺史府直接管轄。高句麗故土改為麗郡,納入龍州統治治理,三韓改為韓郡,納入幽州統一治理。
如此一來,幽州的管轄土地將超過大漢任何一州,其實以倭島的領土面積,完全可以另立一州治理,但因劉泰對倭島不放心,所以直接納入了幽州。要知道,幽州雖然有刺史之名,但卻是劉泰直接管轄的,甚至於在劉泰稱帝之後,幽州將會變為中央直轄地,全部命令都發自皇帝個人。
嗯,掌握京畿權利是每一個帝王必要的過程。畢竟身為一個帝王,若連生活的州郡權利都要下放之時,那離一個王朝的滅亡也不遠了。也不能說下放京畿權利是錯的,但總得來說,京畿權利掌握在帝王手中,能最大程度避免叛變的發生。
遷徙百姓加上更改郡治,雙管齊下,在劉泰看來已經能初步解決高句麗、三韓、倭島事宜了。畢竟目前三地都還算處於未開化的時期,以漢朝的強大基礎,同化這些地區根本沒有什麼問題,一切只是時間的長短罷了。
華夏200年,二月二十八日
登基前六天。
劉泰下旨廢除奴隸販賣制度,從今往後不論九州商行還是私人都不允許買賣奴隸。若是被查到有人敢私自買賣奴隸者,一律重罰嚴懲這一道聖旨自然是針對倭女奴的。畢竟如今漢朝境內流通的奴隸,九成九都是倭族女奴。
而為何取消奴隸制度,這一點倒是歸功於倭島女皇了,這段時間以來,倭島女皇經常深夜入宮,與北皇陛下吹枕頭風,劉泰畢竟還是壯年,怎能忍受得了?再說奴隸制度在一個文明開化的大國中確實不易過久,在與荀彧、郭嘉、田豐等大臣商議之後,劉泰下旨徹底廢除奴隸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最後倭島女皇還是成了劉泰的禁臠,雖然說劉泰不可能娶倭島女皇入宮,但以一個女皇做小情人,這種感覺還是不錯的吧?而且在身體上掌控倭島女皇,也能使得未來女皇后裔奉天侯一脈成為真正的漢人,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華夏200年,二月二十九日。
天西戰場是一個概括,其領土面積非常龐大,所以為了更好的將天西納入漢朝固有領土,劉泰將整個天西歸為一州,劃為數郡,下攜永珍郡(寮國),泰北郡(泰國),泰南郡(泰國),柬郡(柬埔寨),緬北郡(緬甸),緬南郡(緬甸),達卡郡(貴霜帝國東部地區),總合七郡之地。
而在天西州再西邊就是天竺國,天竺國北部則是貴霜帝國,如今袁紹已打入天竺國東北部,正向貴霜帝國進發,但因袁紹所佔據的實際領土與天西州相隔較遠,所以劉泰目前沒有設其為郡。
為了更好的方便於統治,也為了能時刻提醒孫氏、呂布、袁紹本身乃是漢人諸侯,劉泰加封孫堅為撾王,治地撾郡,其次子孫權為王太子。加封孫策為泰王,治地泰北郡、泰南郡,其子孫紹為王太子。一門兩王,這可謂是無上榮耀。
當然,其中也有將孫堅和孫策分裂的手法。如今天西州孫氏可謂一家獨大,而在天西南部的呂布算得上苟延殘喘了。劉泰對呂布並沒有厚此薄彼,加封其為王,封地為柬郡,封號為柬王。如今呂布在天西的形勢雖然不怎麼好,但也握有六七萬雄兵,能對孫氏二王做起牽制作用,這一點劉泰是能利用的到得。
三王之後便是袁紹,袁紹早先進入天西時,擁兵約十萬左右,如今袁紹佔據了天竺東北部大片領土,使得袁紹兵力大盛,擴充到了將近二十萬之數。坐擁二十萬大軍的袁紹時刻都在與貴霜帝國交戰中,不知是何原因,大片領土被袁紹佔據的天竺國既然沒有任何動作,彷彿心甘情願的將領土讓與袁紹一般。
其實天竺與貴霜之間本就是世敵,昔年貴霜帝國崛起之時,佔領了天竺國大片土地,後來更是一手促成天竺國分裂,成為天竺南國和北國。如今的天竺國若要真面與袁紹交戰,必然會損失慘重,區區一個天竺北國肯定吃不下袁紹,而袁紹則將貴霜視為最大的對手,如此一來,天竺北國只用區區東北土地就能對付世代的仇敵何樂而不為呢?
袁紹也明白自己被天竺北國當成搶使,但袁紹不是傻子,雖然說如今袁紹的兵力強盛,佔據的土地也非常龐大,但因其對當地風俗的不瞭解已經各種種植狀態的模糊,所以袁紹迫切的需要一位盟友。
所以袁紹與天竺北國的聯合勢在必行。而天竺北國在供應袁紹軍糧和親自與貴霜交戰的問題上,自然就選擇了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