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世家,而且開國之初,皇帝離京之時也會令皇后主持大局,所以,外臣進入後宮,或皇后召見朝臣也是可以的;二來皇后要掌管後宮,甚至許多宗室之事也須皇后出面,自然需要許多的人員協助。——因此,長和宮有外宮與內宮之分,和皇帝的太政宮一樣,以九座正殿將宮室分隔成幾個區域,只是太政宮前六殿為外宮,也就是元儀、正儀、晏明、欽明、致寧、興寧六殿,也是元寧中樞所在,後三殿才是皇帝起居之所即朗清、昭信、甘露三殿;長和宮則以前三殿為外宮,分別是明德殿、鍾仁殿、顯毓殿,外臣只能到此三殿,再入內即是逾禮,其罪當誅。
宣政廳並非外朝,乃是後宮中掌管皇后詔命之所,猶如朝中的議政廳,紫蘇將宣政廳執事放到鍾仁宮確是出人意料,容尚宮竟想起了吳和的事情,有種風雨欲來之感。
“皇后娘娘千歲。臣奉宣政廳長官之命,呈上公文一封,請娘娘加印!”那執事恭敬地行禮,並呈上一黃冊。
容尚宮在宮中已久,一眼認出那正是對後宮妃嬪的詔諭,升降廢冊俱用此書,紫蘇卻不清楚,從尚宮手中取過黃冊,看了一會兒,她神色未變,將黃冊放到一邊,淡淡地問道:“這上面是什麼內容,你知道嗎?”
那執事老實地回答:“回娘娘,是宣政廳按皇上之意所擬的降貞貴妃為婕妤的懿旨。”
“是嗎?”紫蘇的語氣更淡了,但是,她起身,不容反駁地命令:
“把這個拿回去!讓宣政廳長官將《內製》第一條親筆抄上一百次,再親自來見本宮!”
隨即,她就就離開了鍾仁殿。
《內製》第一條——內宮之事,承皇后之意,秉《宮法》而治,雖皇帝,太后亦不得干預。
容尚宮明白皇后的意思了,其實,明眼人都明白年幼的皇后是要立威信了,只是,眾人也不免在想,有必要拿皇上開刀嗎?
此事立刻傳遍了宮廷內外,謝遙也有些驚訝地來見紫蘇。
“皇后娘娘,您太大膽了!陛下是您的丈夫,您怎麼可以違背陛下的意思呢?”身為紫蘇的長輩,謝遙說話總比較方便,也比一般人少了幾分顧忌。
紫蘇卻未將此事看得很嚴重,簡單地回答:“謝老,無論何時,陛下的第一個身份都是君王,然後才是其他,本宮也是一樣,皇后該做什麼,怎麼做,本宮還是有數的!您不用擔心!”
“可是,娘娘,陛下是您在宮中唯一的庇護啊!”謝遙不無擔憂。
“是嗎?”紫蘇淡淡地反問,“當年,文肅皇后還是明宗皇帝一生唯一的女人呢?最後又如何?”
“娘娘拿文肅皇后自比嗎?”謝遙一驚。
“環境也沒什麼不同啊!”紫蘇輕笑,“謝老,您不知道嗎?——女人若只依靠男人保護,總有一天會被犧牲的!”
“可是……”謝遙有些懂了,但仍皺眉。
“沒什麼可是的,謝老,您若真幫我,就繼續將戶銀之事查下去,無論皇上怎麼說,您只要抓住陳家不放就行。宮中的事,我會處理得非常完美的。”紫蘇放輕聲音,又交代了幾句。
“是,皇后娘娘。”謝遙恭敬地回答,正要告退,卻被紫蘇叫住。
“謝老知道皇上到底要宣政廳擬了什麼旨意嗎?”
謝遙一笑:“娘娘,宣政廳是掌管皇后詔命之所,懿旨未下,臣又怎麼知道呢?”
紫蘇點頭,笑意深了些。
“您回吧!”
謝遙離開長和宮,不禁搖頭,心中思忖:“文肅皇后嗎?唉!倒真有幾分像,不過,能想到這些,娘娘就比文肅皇后聰明瞭!”
隨即,他拋開這些,想著該如何處理戶銀案才能達到紫蘇要的效果。
文肅皇后趙氏,出身南華趙氏,元寧皇朝明宗皇帝的結髮妻子,明宗承泰元年立為皇后,與明宗育有三男二女,明宗一生未再納女子,承泰三年起,南華趙氏開始掌握朝廷大權,引起朝臣不滿,但明宗因皇后之故,未予處置,承泰十二年,與古曼開戰,大將軍趙同臨陣退縮,致元寧軍隊死傷慘重,永寧王,德王,驃騎大將軍戰死伏勝關,朝中輿論譁然,明宗下旨將趙同滿門抄斬,以儆效尤,德王妃上奏,乞廢后以安人心,明宗未準,承泰十二年十月初六,明宗出獵,康仁太妃以“妒忌、礙帝賢”之罪,賜皇后死藥,皇后薨,明宗哀痛難逾,承泰十三年正月十一駕崩於昭信殿。
慈惠太后一直是個賢惠的女子,自從做了太后,她就不曾插手後宮的事務,更不曾干涉皇帝的決定,只是在慶恩宮裡享受著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