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卻是另一樁:是誰在推波助瀾?——吳靖成的條呈雖然驚心,可是,並不足以讓朝廷上下如此在意,因為,就如他方才所說,吳靖成提的三條,施行起來都有難度,阻力不會小,因此,不應該有如此大的聲勢。
“可是,母后娘娘將條呈轉至議政廳,要尹相主持討論,三司、吏部、刑部、大理寺都要參加!母后娘娘應該還是很看重的。”陽玄顥卻笑著反駁他的說法,同時也為他解釋了疑惑。
“這樣……”齊朗不由深思,沉吟著,只說了個開頭,便不說了。
紫蘇會這麼做嗎?這個時候挑起這種事,對自己,對她都沒有好處,她會做這種事嗎?還是另有原因?或者是有人誤導?
齊朗思索著,但是面上卻擺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對陽玄顥道:“太后娘娘的想法一向高深莫測,臣也不明白,若是有機會,臣會問清楚的。”
“那真的不是太傅的想法?”陽玄顥笑著又問了一聲,“朕以為太傅志向宏遠,有這種想法也不奇怪呢!”
齊朗眸光一閃,低下頭恭敬地道:“臣受先帝所託,太后信任,忝居其位,自當奮發,‘志向宏遠’?陛下謬讚了,臣只是盡忠職守罷了!”
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
謝清閉著眼躺在躺椅上,不在意地聽著侍衛報告京中的訊息,直到侍衛說完,也沒出聲,讓人不由猜測他方才是否真的將心腹的報告聽了進去。
“少爺……”鍾揚試探地喚道,見謝清仍無反應,不禁皺眉,默默地侍立在一邊。
“你是說,那個條呈出自齊相之手的訊息源自宮中,太后又相關大臣討論?”謝清悠悠地開口,眼睛仍然閉著,鍾揚卻是一愣,好一會兒才回過神,回答謝清:
“是的!少夫人是這麼寫的。”
“你怎麼想?”謝清淡淡地問道,似乎還沒有拿定主意。
鍾揚從六歲就跟著謝清,哪有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