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3 / 4)

小說:鼎宋 作者:古詩樂

人交惡,王黼也因結交鄭居中與他生出嫌怨,之後他讓王黼判戶部事,就是存心要坑王黼,這仇怨再沒辦法化解。

殿中沉寂下來,看蔡京默默注視鄭居中和王黼,不少人都品出眼神裡的味道。包括趙佶身邊的老宦黃經臣。

是在憤恨這兩人忘恩負義吧……

黃經臣因權爭失敗,被髮落回了禁中,不像梁師成和楊戩那樣,能掌著一攤實事。就失落,蔡京此時的心思,他揣摩出了分。

說到忘恩負義,天下哪有公相你更合適這四個字?王安石和司馬光若是活過來。第一個要跑的就是你。

看此時蔡京這鬱郁之sè,不止黃經臣。殿上不少人都有些幸災樂禍。而這一點,蔡京不僅心裡清楚,眼裡也看到了。

掃視了一圈殿上之臣,蔡京心中涼意更盛。兒子只知邀寵,薛昂只知獻媚,鄧洵武暮氣沉沉,是很好用的餘深,恰恰又病倒了。如果jīng通財計的吳居厚還在,王黼怎麼列數字也幹不過,可惜,吳居厚也早死了。

此事真阻不住了嗎?

如果皇帝真有心再罷相,蔡京也就認了,可看起來這事只像是皇帝要再扶王黼一把,鄭居中也樂見其成,蔡京自不甘心退讓。

正急速轉著念頭,就見排在朝班後半列的蔡攸朝他打著眼sè,翻白眼?什麼意思?哦……

蔡京明白了,猶豫片刻,咬牙暗道,也罷,反正這張臉早就不值錢了。

咳嗽聲響起,越來越大,似乎連肺都要咳出來了,接著蔡京兩眼一閉,就朝地上滑去,朝堂頓時譁然。

趙佶慌張地道:“快!快扶住太師!叫太醫來!”

蔡太師,你裝得太假了吧?這是朝堂,你怎麼當是在酒樓吃白食一般?

黃經臣差點氣笑了,頭一回見宰相施出這般小伎倆,就為把這樁明顯不利他的事拖下去。

王黼出列議事,就離特許坐在朝班之前的蔡京很近,眼疾手快地扶住蔡京,沉痛地道:“公相有恙,卻還強撐著上朝,一心為國,王黼真是心中有愧啊!”

他轉向趙佶,話語情真意切:“陛下,公相該好好調養一陣了。這些雜事就由臣等議好,再請公相釐正。”

青出於藍,還有更無恥的。

黃經臣幾乎要鼓掌了,蔡京裝病,王黼馬上就奪權,這兩人真像師徒一般。

再回想過往,黃經臣卻也生出一股悲涼。三十年前黃經臣還是個小黃門,有幸服侍過神宗皇帝,那個時代的相公大臣們,就算鬥得背地裡動刀子下套索,可在這崇政殿裡,依舊是一團和氣。偶有吵鬧,御史馬上就跳出來呵斥失儀,哪會像現在這般粗鄙?如小兒奪物一般,連一點臉面都不要了,這殿中之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眼角瞟到臉上雖是憂sè,目光卻閃爍不定,嘴角微微歪著,似乎在冷笑的皇帝,黃經臣趕緊在心中扇著自己耳光,糾正自己的想法,不包括龍椅上的人……

王黼那話幾乎就是湊在蔡京耳邊說的,蔡京立馬睜眼,呼哧呼哧喘了一陣粗氣,擺手示意自己沒事,顫顫巍巍又坐了起來。

“老臣無事,陛下既言議出個眉目,現在就開始議吧,臣的意見不改,還是衝長計議,寧慢三年,不搶一rì。”

老怪遇上小鬼,鬥得旗鼓相當,邪路走不通,這事只能回到正軌上。殿外聽到的吵鬧,就是這麼來的。不過此時蔡京不說話了,改由蔡攸、鄧洵武和薛昂等人出戰。進入到爭權奪利階段,兒子和心腹正擅此道。

PS:

第一百四十八章龍威曲影鴉雀爭

“公相所慮極是,此事就應由小而始,不可貿然大興。既涉夷國,又有兵事潛隱,臣以為,當於樞密院內設司院,主掌此事。可不可行,可行到哪一步,樞密院自能把握分寸,不至生出大患。”

鄭居中繞過可行性討論,直接切入該由哪個部門來主掌此事的話題。他雖已任太宰,卻還知樞密院事,此事由樞密院負責,就等於落到了他手裡。蔡京雖然把鄧洵武塞進了樞密院,但有鄭居中壓著,根本作不了主。而領樞密院事的童貫在外領軍,也干涉不到這麼深。

蔡攸出列反駁:“方才王宣和言此事落於銅事,樞密院怎能涉足榷事?就該由都省(尚書省)直掌,歸於何部司,都省自可視具情處置。”

轉到尚書省,情況也與樞密院相似。鄭居中雖任太宰,可蔡京總領三省,中書門下掌政令進出上下,皇帝刻意維持著平衡,還是塊戰地,尚書省卻多是蔡京黨羽,畢竟尚書省才是辦實事的地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