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4 / 4)

小說:鼎宋 作者:古詩樂

王黼恨恨瞪了鄭居中一眼,在反對蔡京這事上,兩人立場一致,但具體到事務上,鄭居中卻毫不留情地排擠自己。鄭居中為何插手此事?多半是看到了此事有撬動童貫權柄的前景。童貫管六路邊事,宣撫河北河東陝西,攬盡天下軍國事,鄭居中在汴梁就是給童貫打下手。如果能在西南事上另開局面,就能將錢糧人事之流從童貫那裡分出一股,握於他之手。

王黼朗聲道:“不管是樞密院還是都省,都高居廟堂。怎能辦得了實務?臣以為,該就地設司。親俯案視。而公相和太宰之慮,正在此事幹系重大。行止分寸需細心拿捏。若再隔樞密院和都省一層,陛下如何及時躬詢定策?只能由中書直掌此司!”

鄭居中和蔡京臉色都是一變,果然,已經很不耐煩的皇帝來了精神。

不管是歸樞密院還是尚書省,都是朝堂事務,耗用、決策,有一整套流程擺在那,人事權和財權也是朝堂握著。雖然兩人各有私心,卻都不願此事脫離了朝堂的掌控。

而王黼的建議。面上是歸中書,實質是歸皇帝。就如應奉局等機構,從朝堂公事,轉到了皇傢俬事,人事、錢糧,朝堂難以干涉。

有宋一朝,天下之公與天子之私分得很清楚,士大夫與君共治天下這話不是虛的,士大夫握著天下公器。歷來都在千方百計阻止皇帝以私器攬公。當然,這個“公”名為天下之利,實為士大夫之利,這一點就不能彰於天下了。

王黼這個建議。是將公器變作天子私器。過去天子也只有應奉局這樣的私器,辦的也只是為皇宮搜刮奇珍異物之類的小事,現在要將一項軍國事務從朝堂割走。由天子獨掌,又開國朝之先。

如果天子聰慧的話。由這個建議該能想得更多,比如……索性由內侍來管。身邊的閹宦自然比士大夫聽話好用,而不幸的是,這位天子是少見的聰明人。

見皇帝拂鬚沉吟,蔡京覺得胸中的涼氣蔓延到了舌尖,轉作一股苦味。作繭自縛,這就是作繭自縛。

當年自己為吳敏爭官,鼓動皇帝開御筆之制,朝堂詔令之制由此而亂。為爭位,搜發運司轉運司錢糧入內,為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