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關鍵的環節掌握在李儼、鍾離權、呂洞賓手中。只有極少數透過稽核,絕對安全可靠的核心道士,才能夠掌握全面的技術。而那些技術的原理,更是極少人能夠了解。這些煉丹道士們都著迷於對物質各種性質和物質間各種看起來很神奇的變化反應的試驗和研究,沒有多少人認識到理論的重要性。實際上,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古代格物學實踐相當發達,而其理論知識卻十分薄弱的一個原因。然而這些理論知識,才是真正的格物學發展的基石。
在掌握了那麼多所謂“仙學”之後,道士們為了更快的“成仙了道”,也在李儼的號召下將各自掌握的秘方貢獻出來。理由是“仙道無私,有私者必不能成仙”。這頂帽子扣下來,再加上各種神奇現象對他們的吸引力,他們倒也又是心疼可惜又是期待的將自己掌握的一部分秘傳知識傳授了出來。這倒讓李儼得到了好幾個現代已經失傳的秘方和知識。畢竟格物學的發展是無窮無盡的。後世的現代格物學雖然在絕大多數方面遠遠超過古代,但是還是有極少數古代已經失傳的東西,就算用現代格物學也無法仿造出來。李儼得到的這幾條秘方,就有好幾個這方面的東西,倒讓李儼欣喜不已。
除了鍾離權、呂洞賓二人,其他那些加入了格物學研究核心,並得到了格物學研究理論傳授的可靠道士,都在初步掌握這些東西之後,被遣出了宮,在某些山川上隱居,